[实用新型]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6938.X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王理;祝媛;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位置 测量 夹具 | ||
一种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及电池,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滑动板以及测量尺块,夹具本体设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用于与电池的一侧面抵接;滑动板包括相连接的滑动板主体和夹持部,滑动板主体滑动连接于夹具本体,且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止挡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夹持部与第一止挡部相对设置,夹持部用于与电池的另一侧面抵接;测量尺块设于滑动板主体,且测量尺块位于第一止挡部邻近夹持部的一侧,测量尺块设有多个并排的刻度线,多个刻度线的排列方向与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平行。工作人员直接目测软尺即可获得极耳边距和极耳中心距等尺寸,快速判断出极耳位置是否合格,提高了电池的极耳位置测量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耳位置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生产作业人员通常使用数显或游标卡尺手工测量对锂离子电池的极耳位置进行检测。由于是检测人员手工进行测量,此种测量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电池尺寸不良品高,因是作业人员手工操作测量,存在人为失误或测量疲劳的情形,故无法保证极耳位置测量的精度,容易产生不良电芯,造成锂离子电池无法与电池的保护板准确焊接,进而影响数码电子产品的性能及应用;2.作业效率低,作业人员手工操作需时较长,尤其对于不熟练的作业人员,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及电池,提高电池的极耳位置的测量精度,通过滑动板的夹持部与夹角本体的滑动配合实现电池的夹持定位,同时在电池的夹持定位区域设置测量尺块,提高了电池的极耳位置的测量效率及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包括:
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用于与电池的一侧面抵接;
滑动板,包括相连接的滑动板主体和夹持部,所述滑动板主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夹具本体,且所述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相对设置,所述夹持部用于与所述电池的另一侧面抵接,使得所述电池夹持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
测量尺块,所述测量尺块设于所述滑动板主体,且所述测量尺块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邻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所述测量尺块设有多个并排的刻度线,多个所述刻度线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刻度线用于测量所述电池的极耳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本体还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均为凸边结构;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止挡部用于与电池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滑动板主体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测量尺块均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挡部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动板主体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在垂直于所述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使得所述夹持部限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邻近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极耳位置测量夹具还包括导滑凸柱,所述导滑凸柱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夹具本体连接,所述滑动板主体沿所述滑动板主体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滑凸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板主体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凸柱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夹具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为凸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6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模型加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