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7798.8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方之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1/20;H02B1/38;H02B1/30;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方便 布线 配电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与柜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柜体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脚,柜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干燥层,柜体内部两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柜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孔,柜体中部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通过将线缆通过槽体穿入其内,再利用盖体的卡头与槽体的卡槽匹配作用,将线缆收纳其内,线缆头再通过出线槽穿出,实现与各个元器件的连接,出线槽上下边为弧形结构,可有效减小对线缆的磨损程度,槽体与盖体卡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布线效率及后期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装置,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有的配电柜,电线均是通过在配电柜的壳体上开设的孔,将电线导入配电柜内部,而电线在进入配电柜之后,由于其本身的材质原因,在某些地方会翘起,不会非常好的贴合在配电柜的壳体内部,在电线较多的情况下,由于电线杂乱无章,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与柜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柜体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脚,所述柜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干燥层,所述柜体内部两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柜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孔,所述柜体中部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柜体上部侧面设置有LED灯,所述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进线槽和显示灯。
优选地,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集线管,所述集线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布线槽。
优选地,所述柜体我双层结构,所述柜体内壁设置有隔音棉,所述干燥层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优选地,所述柜门内壁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柜门内部中部设置有通风窗,所述柜门上端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脚包括受力板,所述受力板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另一端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布线槽包括槽体和盖体,所述槽体两侧均等距设置有穿线槽,所述槽体底部等距开设有出线槽,所述槽体顶部设置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盖体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与卡槽相匹配,所述穿线槽上下边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在线缆通过布线槽进行布线过程中,首先将线缆通过槽体穿入其内,再利用盖体的卡头与槽体的卡槽匹配作用,将线缆收纳其内,线缆头再通过出线槽穿出,实现与各个元器件的连接,出线槽上下边为弧形结构,可有效减小对线缆的磨损程度,槽体与盖体卡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布线效率及后期维护效率。
(2)、一种静音型方便布线的配电柜,伸缩套杆可实现在伸缩套管内部伸缩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缩套杆的长度,利用四个固定块提高整个固定脚的稳定效果,采用规范化线路布局不仅提升了美观程度,同时避免了在布线过程中各个线缆之间相互交错,容易发生短路的问题,并且,对于后期的维护及更换更加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线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方之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方之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7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