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8547.1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1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邱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本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万诚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B66F9/075;B67C3/30;B65D81/38;B65D55/02;B65D2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 联合 供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桶系统、运输上料系统以及热熔胶压盘机,装桶系统包括计重平台以及用于装热熔胶的保温桶,保温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桶体包括设置在内的金属桶体和包覆在外部的保温桶壁,盖体包括保温盖与金属桶盖,计重平台包括热熔胶出胶管和计算保温桶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热熔胶出胶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计重平台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的启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半熔融状态或熔融状态的形式对热熔胶进行保温保存存放,能尽量减小其热量的损耗,在实际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补充少量的热量,将其加热回熔融状态即可使用,节能效率能够达到6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保温运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中国年产约84万吨热熔胶,而人均占比却不足发达国家的25%,这意味着仅国内市场短期内容量将超过100万吨,不远的将来将会超过300万吨。
现行热熔胶的使用方式为生产后冷却包装运输至客户再行热熔使用,这个过程将产生每吨650元以上的成本,这其中不含运输费用,这些成本中绝大部分是电能耗,少部分为人力成本及包装物料成本,这些成本与使用价值毫无任何关系,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碳排放及工业垃圾。同时,隔离压敏胶用的包装胶膜会熔在胶体内,由于与胶体本身不相容,容易堵塞喷嘴和产生碳化物,影响制品质量及生产平顺性,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提高热熔胶运输供应效率以及能有效节能减排的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熔胶联合供给系统,包括装桶系统、运输上料系统以及热熔胶压盘机,所述装桶系统包括上料平台以及用于装热熔胶的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包括设置在内的金属桶体和包覆在金属桶体外部的保温桶壁,所述盖体包括保温盖与金属桶盖,所述保温盖设置在金属桶盖上方,所述盖体与桶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桶体和盖体的锁紧装置,所述上料平台包括热熔胶出胶管和用于计算保温桶内热熔胶装量的计重平台,所述热熔胶出胶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计重平台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控阀门电连接以控制电控阀门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出胶管的出口处设有若干同时出胶的分支出胶口。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上料系统包括放置在计重平台上的托盘以及与托盘配合用于运输保温桶的叉车,所述保温桶放置在托盘上,所述托盘底部设有与叉车配合的第一进叉位。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有用于便于叉车运输的第二进叉位。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桶壁和保温盖为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所述保温桶壁和保温盖内设有若干块状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压盘机包括用于放置保温桶的底座、与保温桶形状匹配的压盘以及驱动压盘升降的压盘气缸,所述压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输出热熔胶的供胶组件,所述压盘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圈密封圈,所述压盘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保温桶安放位,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设置有用于供叉车上料的进叉口,所述保温桶安放位上还设有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供胶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顶部的齿轮泵、驱动齿轮泵运作的变频电机以及设置在压盘上的供胶管,所述变频电机与齿轮泵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压盘内开设有连通压盘底部与齿轮泵的进胶流道,所述压盘内设有嵌入式出胶管道,所述压盘机顶面设置有分配器,所述供胶管与分配器连接,所述嵌入式出胶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胶流道和分配器连接,所述分配器上还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盘内的嵌入式加热管,所述压盘底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本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万诚,未经佛山市本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万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8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