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070.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利斌;曾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润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24;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结构 | ||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塑胶本体、与所述塑胶本体埋射成型为一体的若干金属端子、包覆在所述塑胶本体的两端部表面的防护钢片组件,所述塑胶本体中设置有若干将所述金属端子一个一个纵向隔离的横向格栅部、贯穿所述横向格栅部中部且将相对的两个所述金属端子横向隔离的纵向格栅部,所述纵向格栅部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横向格栅部形成为下沉式凹槽结构;所述横向格栅部与所述纵向格栅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金属端子一一对应的收纳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部的下表面为平齐表面,所述横向格栅部的下表面低于所述纵向格栅部的下表面,进而使得所述纵向格栅部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横向格栅部形成为下沉式凹槽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部的下表面中部向上凹陷至所述纵向格栅部下表面形成一V型槽结构,进而使得所述纵向格栅部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横向格栅部形成为下沉式凹槽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本体内围绕所述纵向格栅部一周形成有与连接器公插端子对插的回形对插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钢片组件包括覆盖所述塑胶本体中所述回形对插槽一端底部的底板本体、自所述底板本体纵向两侧边向上弯折的第一包覆部与第二包覆部、自所述底板本体横向两侧边向上弯折的第三包覆部与第四包覆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部包括包裹所述纵向格栅部端面的第一防护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端且内嵌在所述纵向格栅部上表面中的第二防护部、位于所述第二防护部两侧且抱紧所述纵向格栅部两侧表面的抱紧卡爪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部包括内嵌在所述回形对插槽一侧内壁表面的第三防护部、自所述第三防护部顶端呈U型向下弯折内嵌于所述塑胶本体端面内的第四防护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护部中部设置有一弯折限位防护片,所述弯折限位防护片包括与所述塑胶本体端部上表面平齐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塑胶本体端部侧表面平齐的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弧倒角面,所述圆弧倒角面被所述塑胶本体的直角部压制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包覆部与所述第四包覆部均包括自所述底板本体一边向上曲线弯折的且与公插接触点接触的接触弹片、位于所述接触弹片两侧且内嵌于所述回形对插槽内壁表面上的第五防护部、自所述第五防护部顶端呈U型向下弯折的且与所述塑胶本体外侧表面平齐的第六防护部、由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第五防护部形成的隔离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防护部靠近所述接触弹片的一侧弯折边由两个不共面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形成了一阶梯结构,所述第四表面上填充有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的所述塑胶本体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润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台润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0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计量检测的压力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钢化玻璃成型调试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