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119.4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毛训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训和 |
主分类号: | B60P3/355 | 分类号: | B60P3/3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越野 拖挂 露营 | ||
一种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其主要结构由内厢体组件、外厢体、升降杆组成,内外厢体前部呈锥形,内厢体组件侧面设有门口,内部可存放物品,外厢体设有门口、窗口、天窗、可以套在内厢体组件外面,通过升降杆的作用,外厢体可以快速升起和降下,外厢体升起后,内部的空间可以当作休息室使用。本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体积小但功能齐全,设计合理,具有非常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更强、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一种新型越野拖挂露营车,属于旅居车制造与露营车改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只有一个厢体,厢体只有存放行李和厨具的功能,想满足睡觉功能的话需要另外在厢体的顶部加装车顶帐篷,车顶帐篷虽然也满足睡觉的功能、在户外也能防止蚊虫的侵扰,但在顶部安装车顶帐篷增加了行车的风阻,打开和收起稍有繁琐,在一些恶劣的户外环境里无法防止猛兽的侵扰,长时间下雨的话车顶帐篷还有渗水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车身的主要结构由内外两部分组件组成,其主要包括:内厢体组件,外厢体,升降杆,门口,天窗,窗口,行李架,边篷;外厢体可套在内厢体组件外面。
所述的内厢体组件1的厢体形状俯视看时呈五边形,后部分呈长方形、前部呈三角形,即一个长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连接体的形状,内厢体组件1的五个侧面设有最少一个门口一2,内厢体组件1的内部其中四个角位置固定了四根升降杆的一端,内厢体组件1内部舱体可放置行李和厨具,也可当作睡觉的地方,功能性多样。
所述的外厢体3的厢体形状和内厢体组件1的形状一样,俯视看时呈五边形,后部分呈长方形、前部呈三角形,即一个长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连接体的形状,三角形的前部使得行驶中风阻大大减小,外厢体3厢体的底部呈中空,紧密地套在内厢体组件1的外面,外厢体3顶部的其中四个角位置相应地固定了四根升降杆8的另一端,通过升降杆8的作用,行驶的时候外厢体3可以降下来从而大大降低了高度,使用时外厢体3可以升起来,外厢体3升起后与内厢体组件1顶部组成的内部舱体的可以满足人们的休息使用,外厢体3的顶部设有天窗4、行李架5、边篷9,五个侧面设有最少一个窗口6和一个门口二7。
所述的升降杆8一共有四组,四组升降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内厢体组件1其中四个角落的位置,另一端分别相应固定于外厢体3内顶部其中四个角的位置上,升降杆8可以设成同步电动升降杆也可以设成手动升降杆,通过升降杆8的作用可以达到套在内厢体组件1厢体外面的外厢体3快速便捷地升起或下降,外厢体3升起后,内部舱体空间可满足人们休息使用。
所述的门口设在内厢体组件1和外厢体3的侧面上,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门口。
所述的天窗4设在外厢体3的顶部,使得外厢体3升起后,内部的空间更加通透舒服,没有压抑感。
所述的窗口6设在外厢体3的侧面上,使得外厢体3升起后,内部的空气更加流通舒服,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窗口。
所述的行李架5设在外厢体3的顶部。
所述的边篷9设在外厢体3的侧边上,驻车时可展开使用,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边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由内外两个厢体组成,外厢体套在内厢体组件外面,外厢体可一键快速地上下升降,打开和收起快速便捷;行车过程中外厢体与内厢体组件收缩在一起,大大降低了高度,厢体前部呈锥形,从而大大减小了风阻、减少牵引车的油耗,在户外露营长时间刮风下雨时,不用担心会渗水,在恶劣的野外露营不用担心猛兽的侵扰。本实用新型小型越野拖挂露营车功能更加齐全,设计更加合理,经济性和实用性更加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训和,未经毛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混合装置及具有其的饮料现调机
- 下一篇:污水中PPCPs降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