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绿地用生态水保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286.9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袁步兰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绿地 生态 保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绿地用生态水保持结构,包括土壤层,土壤层上端表面一侧设有水池,土壤层上端远离水池一侧设有第一植被层,土壤层上端远离第一植被层一侧设有第二植被层,水池一侧固定连接给水管道,给水管道一端固定连接储水箱,水池一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连接第一浇灌管,第一浇灌管远离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连通管,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浇灌管,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浇灌管能够对景观绿地的第一植被层进行浇灌,设置的第二浇灌管能够对第二植被层进行浇灌,并且采用的连通管将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进行与水池的串联从而保证生态水的循环使用,并且采用地下给水的方式防止的生态水的过量蒸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水保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景观、绿地用生态水保持结构,属于生态水循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水是指与地球表层植物体紧密相关的水体,是地球水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地球水圈又可细分为大气水圈、地表水圈、生态水圈及地下水圈,景观绿地是在城市中建设的供人们休闲观赏的绿色用地,并且具有美化城市环境以及对城市的空气进行净化的作用。
目前的景观绿地在进行生态水的循环使用时一般通过人工接入水管从水源处进行植物表面的浇水,但是地表的浇水会导致水的蒸发,不利于生态水的循环,并且加大了人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景观、绿地用生态水保持结构采用的连通管将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进行与水池的串联从而保证生态水的循环使用,并且采用地下给水的方式放置的生态水的过量蒸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绿地用生态水保持结构,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端表面一侧设有水池,所述土壤层上端远离水池一侧设有第一植被层,所述土壤层上端远离第一植被层一侧设有第二植被层,所述水池一侧固定连接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一端固定连接储水箱,所述水池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第一浇灌管,所述第一浇灌管远离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浇灌管,所述第二浇灌管远离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层靠近水池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端设有开关,所述水泵位于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浇灌管呈S型,所述第一浇灌管上设有若干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上端固定连接喷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浇灌管设有若干个,且所述第二浇灌管分别固定连接连通管两侧,所述第二浇灌管上端设有若干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上端固定连接喷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喷水管上端设有控制阀,若干所述喷水管两端均固定连接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浇灌管和第二浇灌管均在土壤层下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浇灌管能够对景观绿地的第一植被层进行浇灌,设置的第二浇灌管能够对第二植被层进行浇灌,并且采用的连通管将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进行与水池的串联从而保证生态水的循环使用,并且采用地下给水的方式防止的生态水的过量蒸发。
2、设置的储水箱可对水池进行补水,防止景观绿地的生态水循环受到阻碍,设置的水泵能够控制生态水循环的速率,便于调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