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控制模块及智能家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321.7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特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潘时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控制 模块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照明控制模块。该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电源入力端、照明负载端,壳体,电源入力线以及照明负载线,电源入力端与照明负载端设置于壳体内部,电源入力线的一端与电源入力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照明负载线的一端与照明负载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照明控制模块的电源入力端以及照明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一段长度的电线,安装时无需打开照明控制模块的外壳进行接线,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控制模块及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照明控制模块通常没有任何连接线,因此,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照明控制模块的外壳打开,将电源入力线的绝缘层剥开连接到模块上的电源入力端,再将照明负载线的绝缘层剥开连接到模块上的照明负载端上,最后将模块外壳盖上并压紧。由于照明装置基本安装在高处,因此非常耗时耗力,同时,还有可能因为安装人员未将外壳压紧而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模块,以降低安装的难度,避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安装照明控制模块时打开外壳进行接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模块,所述模块包括:电源入力端、照明负载端,壳体,电源入力线以及照明负载线,所述电源入力端与所述照明负载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入力线的一端与电源入力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所述照明负载线的一端与所述照明负载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
可选的,所述照明负载端与所述电源入力端设置于所述照明控制模块的同一端。
可选的,所述电源入力线的额定电流为照明负载额定电流的1.25倍。
可选的,所述照明负载线的额定电流大于照明负载的额定电流。
可选的,所述电源入力线的另一端用于与零线、火线连接,所述照明负载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源入力线的另一端还包含预定长度的锡层,以使得电源入力线与零线、火线能够紧密缠绕。
可选的,所述电源入力线与所述电源入力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照明负载线与所述照明负载端可拆卸连接。
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控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照明控制模块的电源入力端以及照明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一段长度的电源入力线以及照明负载线,使得安装时无需打开照明控制模块的外壳进行接线,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由于照明负载端与电源入力端都设置于照明控制模块的同一端,施工人员在安装时只需要对一端进行操作即可,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照明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在图1中,包括:照明控制模块1,电源入力端2,电源入力线3,照明负载端4,照明负载线5,壳体6,照明连接器7,锡层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特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特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机散热机构及投影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空调温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