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340.X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洁莹;张云;王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呼出 气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包括用于佩戴在人体面部的呼吸罩和气体检测仪本体,呼吸罩正面下端开设有前置装配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利用在呼吸罩和柔性导气管连接端插接固定具有内置过滤器的前置气体净化盒,在方便安装连接的同时对呼出气体进行前端过滤,大大提升呼出气体内部的干燥和洁净度,从而避免连接软管和检测器内部污染,同时提升检测数据准确性;利用气体检测仪本体上端开设有内置弧形底部收纳槽的内部装配槽,在内部装配槽内部活动连接底置底部装配块和弹性卷管机构的顶部收纳盒,方便对软管和气体检测仪本体上端的连接端口隐藏式收纳摆放,提升安全性和耐用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城市雾霾等的加剧,使得城市人口的肺部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的发病率急剧升高。仅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为例,目前,全球已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其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预计到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
对于肺部疾病的检测,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方法有胸部CT、核磁共振成像和血液检测。胸部CT、核磁共振成像均有辐射,血液检测也需要采用创伤性取样方式,对于检测者均存在一定的伤害。而采用呼出气体对肺部疾病进行检测可以实现无创检测,但是,若想实现检测呼出气体,并达到检测出肺部疾病的程度,则面临以下问题:由于呼出气体的浓度较低,检测需在复杂的背景中分辨出痕量的物质,因此,对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要求极高,通常不仅需要分辨出混合气体中的单一气体,还需要实现对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手段上存在极大的技术难度。
现有技术中,对于气体的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仪和电子鼻。但是目前的气相色谱仪和电子鼻。但是需要外接软管与呼吸面罩相连接,而连接软管的方式固定单一,同时软管收纳很不方便,同时呼吸面罩结构固定,无法辅助对呼出气体内部进行过滤,导致很容易导致软管内部污染,同时影响检测精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解决目前的气相色谱仪和电子鼻需要外接软管与呼吸面罩相连接,而连接软管的方式固定单一,同时软管收纳很不方便,同时呼吸面罩结构固定,无法辅助对呼出气体内部进行过滤,导致很容易导致软管内部污染,同时影响检测精准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呼出气体的装置,包括用于佩戴在人体面部的呼吸罩和气体检测仪本体,所述的呼吸罩正面下端开设有前置装配槽,所述的前置装配槽内部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前置气体净化盒,所述的气体检测仪本体上端活动连接有内置弹性卷管机构的顶部收纳盒。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对呼出气体进行过滤,所述的前置装配槽内侧面上开设有两个横向装配插孔,所述的前置气体净化盒内部设置有内置过滤器,所述前置气体净化盒内侧外壁上具有两个分别与内部相连通的内部装配插管,所述的前置气体净化盒通过内部装配插管插入横向装配插孔内部和前置装配槽内部卡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未经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手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