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废热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2093.5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增;杜远文;吴希成;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废热转移装置,包括余热发生装置,所述余热发生装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一侧连接有第一输气管道,所述连接口与第一输气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前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底部连接有给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水泵、水箱、给水管道、连接管道、导水管道及球阀等装置,第一输气管道前后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给水管道及导水管道,通过水泵及给水管道将清水注入第一输气管道中,再通过导水管道导入水箱中,将第一输气管道中积累的杂质进行清理消除,避免发生冷凝废热转移速度过低的情况,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废热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废热,又称余热是指人类在活动中因谋种需要而生产制造的热能在利用结束后所排放的不再利用的热能就叫废热,废热利用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利用还是发电,但低温废热发电的技术相对落后,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废热排放大的行业如,水泥、钢铁、热电、陶瓷、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不但是废热排放大户,而且也是室温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同时也是碳足迹最大的行业。
冷凝废热一般会进行回收利用,但冷凝废热中也存在着杂质,需要进行过滤,一般的管道中会有相对应的过滤装置,但过滤装置无法对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当杂质累计到一定量时,会造成过滤装置堵塞,使得冷凝废热的转移及流动速度降低,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故而需要一种新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冷凝废热转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废热转移装置,包括余热发生装置,所述余热发生装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一侧连接有第一输气管道,所述连接口与第一输气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前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底部连接有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与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球阀,所述给水管道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后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内部且位于过滤装置一侧设置有开关阀主体,所述开关阀主体两侧相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开关阀主体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中心轴线上设置有双头马达,所述双头马达的输出轴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输气管道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远离第一输气管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前壁及后壁与连接管道及导水管道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固定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泵与水箱前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道底部末端与水箱后壁相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关阀主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双头马达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板一侧外壁与通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2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生产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调温功能的微型双稳态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