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瓶后可反复开启防挥发的白酒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4390.3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利;刘宇昊;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瀛前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53/00 | 分类号: | B65D53/00;B65D41/04;B65D51/24;B65D53/02;B65D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瓶 反复 开启 挥发 白酒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瓶后可反复开启防挥发的白酒瓶盖,包括圆柱状的顶盖、固定在顶盖下方的圆柱状的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内盖外侧的外螺旋圈以及与瓶身相连的瓶口,内盖底面向上开设有金字塔型凹槽,套设在内盖外侧的外螺旋圈的下端覆盖瓶口的上部,外螺旋圈内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密封凹槽,瓶口顶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形状与金字塔型凹槽相适配的金字塔型封口片以及与密封凹槽相适配的旋转封口片。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双层封口片配合使用的方法,有效延长了白酒的货架期,使人们更好的对白酒瓶口进行密封,以及解决了白酒开瓶一次不能全部饮用储存期呈香物质与有效成份挥发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瓶后可反复开启防挥发的白酒瓶盖,属于密封瓶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早在2000年前我国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香型及含酒的饮料的成熟期。然而,白酒瓶打开后,很难再用原来的盖子将酒瓶密封完好。由于白酒本身的特点,其主要呈香物质与有效成份挥发性较强,如果未能将瓶口密封好,白酒中的醇类及酯类可通过瓶口挥发,使其失去白酒本身的香气和有效成份,导至失味、失真,给饮用者带来损失。因此为了延长开封后白酒的储藏期,发明一种具有开瓶后可方便实现反复开启密封完好的白酒瓶盖势在必行。
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不同类型的白酒瓶盖,如滚珠型设计,但其密封效果仅在开盖前起主要作用,大多开盖后为保证倒酒方便滚珠结构需破坏。本发明开发了一款自旋与金字塔结构卡槽封口相结合的白酒瓶盖,此瓶盖实现便捷的开封后多次反复开启后密封,有效防止白酒呈香物质与有效成份挥发,解决了白酒开瓶后的便捷密封保香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瓶后可反复开启防挥发的白酒瓶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
一种开瓶后可反复开启防挥发的白酒瓶盖,包括圆柱状的顶盖、固定在顶盖下方的圆柱状的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内盖外侧的外螺旋圈以及与瓶身相连的瓶口,内盖底面向上开设有金字塔型凹槽,套设在内盖外侧的外螺旋圈的下端覆盖瓶口的上部,外螺旋圈内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密封凹槽,瓶口顶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形状与金字塔型凹槽相适配的金字塔型封口片以及与密封凹槽相适配的旋转封口片。
采用上述方案,密封白酒瓶时,先将顶盖、内盖与外螺旋圈相互组装固定,下压顶盖,内盖与外螺旋圈随之一起向下移动,内盖底部的金字塔型凹槽压住瓶口顶部的金字塔型封口片,起到第一层密封,继续下压顶盖,密封凹槽与旋转封口片外周卡合,起到第二层密封的作用;开启白酒瓶时,将顶盖、内盖与外螺旋圈一起拔出,瓶口顶部的金字塔型封口片所受到的来自金字塔型凹槽的压力逐渐减小,随后金字塔型封口片向上弹起形成缝隙,之后拨动旋转封口片外周,即可倒出饮用。
优选的,瓶口内固定有带有开口的固定圈,且瓶口在对应固定圈开口的位置开设有拨片孔,旋转封口片通过固定圈固定在瓶口内,固定圈内活动连接有外圈齿轮,外圈齿轮外周固定连接有拨片,拨片通过固定圈的开口处探出拨片孔外,外圈齿轮内侧啮合有若干小齿轮,小齿轮分别啮合有齿条以及内圈齿轮,齿条上固定设有封口片扇叶,封口片扇叶的前端开设有让位槽,瓶口侧壁开设有与封口片扇叶相适配的位孔。
采用上述方案,开启白酒瓶打开旋转封口片时,在拨片孔内水平转动旋转封口片卡合在密封凹槽内的拨片,拨片带动外圈齿轮转动,外圈齿轮进一步带动小齿轮、内圈齿轮和齿条转动,齿条带动封口片扇叶沿瓶口半径方向运动,此时封口片扇叶的外周探出位孔,封口片扇叶上相邻的让位槽卡住相邻位孔的连接部分,封口片扇叶之间产生缝隙,即可倒出白酒饮用。
优选的,顶盖底面圆心处一体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螺柱,内盖顶面圆心处开设有与螺柱相适配的且带有内螺纹的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将螺柱对准凹槽,向下旋转顶盖,即可组装好顶盖和内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瀛前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市瀛前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4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快装式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艺种植用土壤培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