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5227.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稀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稀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245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设备 电极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旋转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绳盘壳,所述绳盘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该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正电极线和导电线,当工作人员转动扭块使得扭块带动转轴旋转时,转轴就会带动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缓缓移动,使得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缠绕在绳盘壳的表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进行收取,且在需要收取时,只需旋转扭块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监护仪、心电图仪以及其他对人体进行检测或检查的仪器,这些仪器都具有若干根电极线对人体进行连接,但是这些电极线功能不同,目前在工作人员使用完电极线后,电极线由于数量较多,且较为细长,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电极线进行收卷时往往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且电极线容易出现缠绕在一起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工作人员使用完电极线后,电极线由于数量较多,且较为细长,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电极线进行收卷时往往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且电极线容易出现缠绕在一起的现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设备电极线缠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旋转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绳盘壳,所述绳盘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右侧面分别搭接有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右端均与壳体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电线。
所述导电线相对面的一端相互缠绕,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正电极线,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负电极线,所述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的另一端通过绳盘壳缠绕在壳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相互缠绕,所述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位于出线孔内,所述出线孔开设在壳体的背面,所述出线孔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相对面分别与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电极线的上表面和负电极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清理刷,两个所述清理刷(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均与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绳盘壳,所述转轴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扭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的右侧面和第一导电块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导电线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背面与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稀,未经胡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5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塘顶膜及液肥发酵存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解极板吊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