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保温给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8513.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成;黄立群;林宏;林杨;林波;曾庆华;于洋;葛根荣;陈阳;赵青海;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4 | 分类号: | F16L53/34;F16L59/02;F16L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何强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保温 给水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保温给水管道,包括隔热层、绝缘的管道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和金属杆,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管道体外壁并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隔热层覆盖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金属杆设置于管道体的中心。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金属杆设置在管道中心,热量从中间朝四周散发,全部的热量都要经过管道体的内腔才会到达管道体之外,可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热损耗。且由于电磁感应加热的功率大,可用于加热温度较高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保温给水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对管道进行保温是一种常见的管道保温方式,一般是在管道的外部缠绕电加热丝,如申请号为201620181648.8的实用新型专利,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从管道外传递至管道内,由于热源是在管道外部,热量容易传递至周围的环境中,导致外部环境温度上升,传递至管道内部的热量少,热利用率低,保温效果较差,能耗较大。此外,电阻丝加热的功率密度低,难以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的加热温度加热的场合,因此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保温给水管道,将热源设置在管道中心处,热量从内至外传递,降低热损耗,进而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保温给水管道,包括隔热层、绝缘的管道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和金属杆,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管道体外壁并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隔热层覆盖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金属杆设置于管道体的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的外套管,所述隔热层设置在外套管与管道体之间,所述外套管通过多个连接件与管道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管道体的内壁设置有内部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真空或者保温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体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形的线槽,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位于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内设置有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过导线与逆变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体为玄武岩纤维管道或者PE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杆为不锈钢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磁加热控制器向电磁感应线圈通入高频高压的交流电,交流电流经电磁感应线圈时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高速变化的磁感线经过金属杆时,金属杆内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涡流促使金属杆上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相互碰撞、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向外释放热量,起到管道保温的效果。由于金属杆设置在管道中心,热量从中间朝四周散发,全部的热量都要经过管道体的内腔才会到达管道体之外,可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热损耗。且由于电磁感应加热的功率大,可用于加热温度较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道体;2—隔热层;3—电磁感应线圈;4—金属杆;5—电磁加热控制器;6—导线;7—外套管;8—环境温度传感器;9—内部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保温给水管道,包括隔热层2、加热组件和绝缘的管道体1,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3和金属杆4,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缠绕在管道体1外壁并通过导线6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5,所述隔热层2覆盖电磁感应线圈3,所述金属杆4设置于管道体1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8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