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9253.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韦博鑫;白云龙;付琦;覃清钰;龙康;孙成;王振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3/16;G01N3/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酸雨 条件下 管线 应力 腐蚀 电化学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腐蚀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厌氧箱内设置试验箱,厌氧箱的顶部中间安装喷头,喷头位于试验箱的上方,喷头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模拟酸雨箱、压缩机;厌氧箱的顶部一侧开设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高纯氮气瓶,厌氧箱的底部与进气口相反的一侧开设出气口;试验箱内盛装土壤,土壤内水平上下埋设管线钢电极、Pt电极,土壤的顶部插设参比电极,管线钢电极的一端与固定部分连接,管线钢电极的另一端与活动部分的一侧连接,活动部分的另一侧与称重传感器的一端通过螺杆连接。该装置主要用于模拟酸雨作用下外应力和微生物耦合作用对埋地管线钢腐蚀影响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腐蚀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自1965年以来,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相继发生管线开裂事故。应力腐蚀开裂(SCC)由于其发生速度极快且没有预兆,被认为是破坏性最强的一种腐蚀。国内外对埋地管线钢SCC研究多集中于非生物因素,而对生物因素研究较少。研究表明,微生物腐蚀是埋地钢腐蚀中最普遍的一种,其中SRB腐蚀最严重。有SRB时,钢铁腐蚀速率小于10微米/年,有SRB时,腐蚀速率达到200微米/年,而局部腐蚀速率更高达700微米/年。钢腐蚀除受材质、土壤环境和力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大气因素影响。酸雨不断沉降并渗入土壤,并导致土壤发生酸化,这也必将对埋地管线钢腐蚀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埋地管线腐蚀并非仅受单一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埋地管线钢腐蚀规律进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主要用于模拟酸雨作用下外应力和微生物耦合作用对埋地管线钢腐蚀影响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高纯氮气瓶、模拟酸雨箱、压缩机、进气口、试验箱、土壤、参比电极、Pt电极、厌氧箱、管线钢电极、称重传感器,具体结构如下:
厌氧箱内设置试验箱,厌氧箱的顶部中间安装喷头,喷头位于试验箱的上方,喷头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模拟酸雨箱、压缩机;厌氧箱的顶部一侧开设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高纯氮气瓶,厌氧箱的底部与进气口相反的一侧开设出气口;
试验箱内盛装土壤,土壤内水平上下埋设管线钢电极、Pt电极,土壤的顶部插设参比电极,管线钢电极为薄片状拉伸试样,管线钢电极的一端与固定部分连接,管线钢电极的另一端与活动部分的一侧连接,活动部分的另一侧与称重传感器的一端通过螺杆连接。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称重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计算机通过控制箱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厌氧箱内设置滤液接收器,滤液接收器位于试验箱的下方,试验箱底部中心安装过滤漏斗,过滤漏斗的下方与滤液接收器相对应,土壤中渗出的液体经过滤漏斗过滤后,由滤液接收器接收。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喷头与模拟酸雨箱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恒流泵。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进气口与高纯氮气瓶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气体净化装置一。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喷头与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气体净化装置二。
所述的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还设有WE接线柱、CE接线柱、RE接线柱,WE接线柱通过屏蔽导线经所述螺杆、活动部分连接作为工作电极的管线钢电极,CE接线柱通过屏蔽导线连接作为辅助电极的Pt电极,RE接线柱通过屏蔽导线连接参比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9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式雨水口盖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测试扭矩的电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