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淀池捞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9924.1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李剑斌;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4;B01D2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池捞淤 装置 | ||
一种沉淀池捞淤装置,配套一种异形沉淀池;异形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和转轴支座;沉淀池主体的池底形状为倒锥台形,转轴支座固定连接在沉淀池最底部的平面上;沉淀池捞淤装置包括带孔绞龙机构、动力系统和支撑柱;带孔绞龙机构包括泄水孔、绞龙主体和绞龙轴;绞龙轴的底端为半球形且放置于转轴支座上;绞龙轴相对于水平地面的角度为45度到70度;绞龙主体的结构为带有外沿的螺旋形板,其固定连接在绞龙轴上,螺旋形板沿绞龙轴向上延伸且其旋向与绞龙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泄水孔均布于绞龙主体的螺旋形板上,其直径大小为5至10毫米;带孔绞龙机构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柱上并依靠所述的动力系统进行旋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气循环水处理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沉淀池捞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其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近年设计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刮泥机是一种配套沉淀池用的捞淤排泥设备,可以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
刮泥机由驱动装置、工作桥、刮泥装置、中心转盘、撇渣装置、溢流堰板和挡渣板、集电装置等组成,其可提高沉淀池的工作效率,但同样有着结构复杂、对沉淀池池底形状以及工作桥的强度的要求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造气循环水的沉淀池捞淤装置,解决刮泥机结构复杂,沉淀池养护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沉淀池捞淤装置,沉淀池捞淤装置配套一种异形沉淀池;
所述的异形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和转轴支座;
所述的沉淀池主体的池底形状为倒锥台形,转轴支座固定连接在沉淀池最底部的平面上;
沉淀池捞淤装置包括带孔绞龙机构、动力系统和支撑柱;
所述的带孔绞龙机构包括泄水孔、绞龙主体和绞龙轴;
所述的绞龙轴的底端为半球形且放置于转轴支座上;
所诉的绞龙轴相对于水平地面的角度为45度到70度;
所述的绞龙主体的结构为带有外沿的螺旋形板,其固定连接在绞龙轴上,螺旋形板沿绞龙轴向上延伸且其旋向与绞龙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的泄水孔均布于绞龙主体的螺旋形板上,其直径大小为5至10毫米;
所述的带孔绞龙机构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柱上并依靠所述的动力系统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沉淀池进排水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沉淀池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绞龙主体保留螺旋形板的侧边,将螺旋形板替换为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绞龙主体取消螺旋形板的侧边,在螺旋形板的外侧设置一个圆筒形的护泥板包覆着螺旋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上的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绞龙轴上的从动带轮和用于传递动力的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由轴承支架、支撑柱主体、轴承和电机开关构成。
优选的还包括污泥存放装置,污泥存放装置包括污泥桶、填料层、出泥口和出水口;
污泥桶是从沉淀池中捞出的沉淀物的临时容器,其固定安装在带孔绞龙机构的下方靠近沉淀池位置;
填料层设置于污泥桶的靠近底部位置,用于沥掉污泥桶沉淀物中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9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废气焚烧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