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014.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3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铭;施永明;任国伟;徐飞;蒋斌斌;孙海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81/00 | 分类号: | B65H8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纱带绕丝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很好的缠绕端部平面而影响待缠绕体后续的各种性能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绕丝导向机构包括:旋转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导向组件上的偏摆导向组件,所述旋转导向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偏摆导向组件的偏摆轴线交错设置;所述旋转导向组件用于使碳纤维纱带平铺缠绕在待缠绕体上;所述偏摆导向组件用于使碳纤维纱带的表面与待缠绕体上的落纱接触部位保持垂直。其效果:通过绕丝导向机构的作用能够始终使碳纤维纱带的一个表面来缠绕待缠绕体,避免碳纤维纱带不断翻折而出现厚度翻倍的情况,提高缠绕品质,并增加缠绕的碳纤维纱带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缠绕旋转体状的罐状的待缠绕体的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绕丝缠绕设备通过都能够在平行于轴线的平面上进行缠绕,但是当待缠绕体的两端为非平行于轴线的面时,绕丝机构上吐出来的丝带将产生翻折,一部分带缠绕体上与丝带的一个面配合,另外一部分则与丝带的另外一个面配合,在翻折出,缠绕的丝带则具有两倍的厚度,当待缠绕体上缠绕多层丝带时,在相同的位置都缠绕翻折的丝带,丝带的叠加厚度远厚与其他部位,导致丝带在该处滑移,偏移等情况的出现,不能很好的缠绕端部平面,进而影响缠绕的质量,影响待缠绕体后续的各种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通过绕丝导向机构的作用能够始终使碳纤维纱带的一个表面来缠绕待缠绕体(尤其待缠绕体的两端部位),碳纤维纱带不会产生翻折而使碳纤维纱带的另外一个面来缠绕,避免碳纤维纱带不断翻折,避免在出现翻折处厚度翻倍的情况出现,避免碳纤维纱带缠绕待缠绕体的两端部位时出现滑移、偏移、缠绕过厚、缠绕不均等情况出现,提高缠绕品质,并增加缠绕的碳纤维纱带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碳纤维纱带绕丝机构,包括绕丝导向机构,与绕丝导向机构配合的进丝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导向机构包括:旋转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导向组件上的翻摆导向组件,所述旋转导向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翻摆导向组件的翻摆轴线交错设置;所述旋转导向组件用于使碳纤维纱带平铺缠绕在待缠绕体上;所述翻摆导向组件用于使碳纤维纱带的表面与待缠绕体上的落纱接触部位保持垂直。
待缠绕体的表面无论是柱面、球面,椭圆面还是其他形状的曲面,本技术方案都适用。对于柱面来说,调整翻摆导向组件和旋转导向组件,使翻摆导辊的轴线与柱面平行,能够使碳纤维纱带平铺在待缠绕体的表面。伸缩移动导向机构带动绕丝梁平移,能够对整个柱面进行缠绕。对于球面或者椭圆面来说,在绕丝梁平移的两端,通过调整翻摆导向组件和旋转导向组件,使翻摆导辊上的待缠绕体能够垂直落纱接触部位落纱,然后及时调整翻摆导向组件和旋转导向组件,使碳纤维纱带换一个面缠绕在待缠绕体的表面,仅仅在落纱接触部位的局部碳纤维纱带上的纱紧挨缠绕在待缠绕体的表面,这样多层缠绕之后落纱接触部位的碳纤维纱带厚与其他部位的厚度近似,厚度较现有技术得到了很大幅度的降低。
综述:通过绕丝导向机构的作用能够始终使碳纤维纱带的一个表面来缠绕待缠绕体(尤其待缠绕体的两端部位,仅仅在一个非常小的部位碳纤维纱带上的纱是紧密挨着),避免现有技术采用纱线翻折的技术使碳纤维纱带的面个用于缠绕而产生缠绕厚度翻倍的情况出现,避免碳纤维纱带缠绕待缠绕体的两端部位时出现滑移、偏移、缠绕过厚、缠绕不均等情况出现,提高缠绕品质,并增加缠绕的碳纤维纱带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旋转导向组件包括旋转动力机构,由旋转动力机构驱动的旋转动力传动组件,与旋转动力传动组件配合的水平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平铺导辊,所述平铺导辊用于对碳纤维纱带进行平铺导向,所述平铺导辊与所述进丝导丝组件上的进丝导辊对应设置。能够根据待缠绕体水平方向的曲线变化而进行旋转,始终使碳纤维纱带的一个面用于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灭菌消毒盒
- 下一篇:高透气锦纶斜纹滤布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