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病人无人陪伴提升医疗安全性的输液提醒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886.5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汤喻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喻涵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病人 无人 陪伴 提升 医疗 安全性 输液 提醒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病人无人陪伴提升医疗安全性的输液提醒器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顶部安装有提示灯,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中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底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的底端安装有传感器探头。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自动化提醒结构,可在液位较低时自动化发出信号提醒病人和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输液事故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输液处理的稳定性,其次,内部设置有安装结构,便于提醒器具与输液瓶之间的安装处理,既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使用,同时也提升了提醒器具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用提醒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病人无人陪伴提升医疗安全性的输液提醒器具。
背景技术
输液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有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但是现今输液完毕后,有于血管的压力大于输液瓶内压力,会有血液回流且有少量血液流出输血管内,时间较长者血液会自凝堵塞针孔。若非全部输完,输入非需求量的治疗液体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患者一人前往生病输液时无法安稳休息,看病人数庞大,护理人员供不应求,若通过准确定位的方式则能保证病人生理安全及心理安全且能提高医院看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输液瓶上未设置提醒器具,不便于病人以及医务人员的操作和提醒使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病人无人陪伴提升医疗安全性的输液提醒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病人无人陪伴提升医疗安全性的输液提醒器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顶部安装有提示灯,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中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底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的底端安装有传感器探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两组绑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绑带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柔性磁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感器探头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顶部插接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提示灯、警报器、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提示灯和警报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有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自动化提醒结构,在壳体的前端面依次设有提示灯、警报器和控制器,同时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当红外传感器的传感器探头安装在输液瓶的瓶体后,便可持续监测输液瓶内部的液位情况,当液位低于正常值时,红外传感器便会将液位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可将液位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便会通过提示灯和警报器同时工作,提示灯可发出灯光信号,警报器可发出声音信号,从而综合提醒病人和医务人员,这个结构可在液位较低时自动化发出信号,提醒病人和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输液事故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输液处理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喻涵,未经汤喻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销棒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声波团聚白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