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微孔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5839.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德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3/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微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右侧的顶部通过进气管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右侧连通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正面设置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曝气管、曝气机构、进气管、出气管、曝气机和控制装置的配合,曝气机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出气管和进气管从纳米曝气头排出,对反应池的底部进行供氧,同时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气向液体中转移,通过设计外圈曝气管的直径大于内圈曝气管的直径,便于对反应池的底部均匀供氧,供氧效率高,从而达到增氧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增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曝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气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和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曝气装置的好坏,不仅影响污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处理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但是传统曝气技术存在增氧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微孔曝气装置,具备增氧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增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右侧的顶部通过进气管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右侧连通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正面设置有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外圈曝气管的直径大于内圈曝气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安装环、螺栓和纳米曝气头,所述曝气管的表面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部设置有纳米曝气头,所述安装环的一侧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曝气机的正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曝气管、曝气机构、进气管、出气管、曝气机和控制装置的配合,曝气机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出气管和进气管从纳米曝气头排出,对反应池的底部进行供氧,同时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气向液体中转移,通过设计外圈曝气管的直径大于内圈曝气管的直径,便于对反应池的底部均匀供氧,供氧效率高,从而达到增氧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增氧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环和螺栓的配合,方便更换纳米曝气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计电磁控制阀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连接,便于控制曝气管的工作数量,可以准确对某处进行集中供氧,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管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环结构右视图。
图中:1、反应池;2、曝气管;3、曝气机构;31、安装环;32、螺栓;33、纳米曝气头;4、进气管;5、出气管;6、曝气机;7、控制装置;71、显示屏;72、控制按钮;8、电磁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德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德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5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