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6273.9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冬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冬承 |
主分类号: | A63B21/015 | 分类号: | A63B21/015;A63B22/08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骨折 术后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箱,设备箱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圈,传动圈的内部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锯齿,传动圈内部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两端均贯穿设备箱的两侧延伸至设备箱的外部,传动杆处于传动圈内部的部分外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锯齿,传动杆通过第一锯齿与传动圈啮合;固定圈外侧中部开设有摩擦槽,摩擦槽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盖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能够便捷地调节训练的强度,能够供不同身高的病人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具体是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疗养后,还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加速术后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目前临床上下肢骨折病人在康复锻炼时大多使用拐杖助行,也有使用康复锻炼装置。
现有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结构设计不够优化,设置不够合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圈,所述传动圈的内部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锯齿,所述传动圈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均贯穿设备箱的两侧延伸至设备箱的外部,所述传动杆处于传动圈内部的部分外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锯齿,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锯齿与传动圈啮合;
所述固定圈外侧中部开设有摩擦槽,所述摩擦槽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盖体,所述半圆形盖体内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槽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下端贯穿设备箱上表面设置在连接块内部且与连接块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箱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一端与固定槽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杆位于设备箱外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端所述第二调节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坐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靠垫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肩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槽下端与所述传动圈外侧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通过设置传动杆、第一锯齿、第二锯齿、固定圈,摩擦槽、传动圈、第二调节螺杆、半圆形盖体、摩擦块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杆进而调节半圆形盖体以及摩擦块与摩擦槽的接触,进而对传动圈进行施加摩擦力,使得传动杆与固定圈啮合时受到的阻力增大,进而增大训练的强度,方便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坐垫、靠垫、肩垫使得病人在坐立的时候即可进行训练,可以使得病人在训练时也可以得到休息,避免你站立训练时病人过于劳累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下肢骨折术后锻炼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冬承,未经朱冬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6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隐匿尿袋的病人裤
- 下一篇:一种用于房车的升降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