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管阴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6330.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8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邱隆华;王啸;徐枫;方奇;汪上杰;李德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6 | 分类号: | H01J3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阴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X射线管阴极组件,属于阴极组件技术领域。所述X射线管阴极组件包括阴极底座、灯丝、左栅极、右栅极和定焦片;所述灯丝安装于所述阴极底座正中间;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分别位于所述灯丝两侧,通过改变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的电压来实现左右飞焦;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与所述阴极底座之间分别通过陶瓷片扩散焊焊接;所述定焦片设有两片,分别位于所述灯丝两端,并与所述阴极底座固定连接。该X射线管阴极组件与传统阴极组件采用钎焊或者机械固定连接左右栅极、陶瓷片与阴极底座相比,采用扩散焊焊接,焊接精度高,没有焊料不会出现打火现象,更不会因高温导致连接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阴极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X射线管阴极组件。
背景技术
X射线管用以产生X射线,在医学诊断、安全检查和无损探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X射线管的基本原理是,其阴极灯丝加热激发出来的热电子,在阴阳极加速电场作用下撞击到靶盘。其中1%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从窗口发射出去,而剩余约99%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受撞击部位温升很快,并最终由散热系统散发出去。
一些X射线管在阴极组件中使用了栅极部件来实现大小焦及左右飞焦。它们通过在栅极部件加不同的栅极电压来实现大小焦点切换,并且在左右栅极加不同的栅极电压来实现左右飞焦。基于绝缘的要求,该X射线管的左右栅极部件下方通常通过陶瓷片与底座连接。
传统方式是采用钎焊或者机械固定连接左右栅极、陶瓷片与阴极底座。而X射线管工作时灯丝和靶盘温度较高(局部2000℃以上),通过辐射导致阴极栅极处温度也较高。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钎焊连接的方式要求钎焊的焊料熔点高,且钎焊工艺存在栅极的高度无法控制,以及焊缝毛糙、不平整问题容易造成打火的问题;而机械固定的方式因为高温存在容易产生连接松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管阴极组件,以解决现有阴极组件左右栅极、陶瓷片与阴极底座之间连接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阴极组件,包括阴极底座、灯丝、左栅极、右栅极和定焦片;
所述灯丝安装于所述阴极底座正中间;
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分别位于所述灯丝两侧,通过改变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的电压来实现左右飞焦;
所述左栅极和所述右栅极与所述阴极底座之间分别通过陶瓷片扩散焊焊接;
所述定焦片设有两片,分别位于所述灯丝两端,并与所述阴极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陶瓷片正反两面均设有镍片。
可选的,所述右栅极背面垂直连接有右栅极引脚,所述右栅极引脚穿过所述陶瓷片、所述镍片和所述阴极底座。
可选的,所述右栅极引脚与所述阴极底座之间留有绝缘距离。
可选的,所述左栅极背面垂直连接有左栅极引脚,所述左栅极引脚穿过所述陶瓷片、所述镍片和所述阴极底座。
可选的,所述左栅极引脚与所述阴极底座之间留有绝缘距离。
可选的,所述陶瓷片与所述左栅极、所述右栅极和所述阴极底座的焊接表面均进行金属化后镀镍处理。
可选的,所述灯丝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灯丝引脚,所述灯丝引脚穿过所述阴极底座。
可选的,所述左栅极、所述右栅极和所述阴极底座的材质均为钼,且焊接表面均进行镀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6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LED模组面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驾驶倒车影像控制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