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载稳定的抬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7648.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靳瑞迪;金秋谈;虞旦旦;程磊;丁以;王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10 | 分类号: | A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稳定 抬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身体支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承载稳定的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呈正对布置的多个限位座,每个限位座上至少开有呈放射布置的三个滑槽;相邻两个限位座之间设有连杆对,沿限位座的布置方向,连杆对依次铰接,相邻两个连杆对的铰接处限位在滑槽上。本抬升机构承载稳定,能够辅助摔倒后的用户起身,并且不会使正在抬升的用户再次摔倒,对用户产生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身体支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稳定的抬升机构。
背景技术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坐下容易,站起来难。在日常起居中,老年人起身较困难,尤其是久坐、久躺、久卧之后的起身,容易出现短暂性脑部缺血、头晕、眼花,甚至摔倒受伤。对于独居老人来讲,一旦摔倒后,无法自己起身,呼救也不易被外界发现,一旦救援迟缓,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同样,日常生活中,腿脚残疾,起身不变,或者正在进行恢复训练的病人也需要借助起身辅助器(拐杖)起身、行走。
现有市面上最常见的起身辅助器是拐杖,或者是一些拐杖的改进产品,但是这种起身辅助器仅能够适用于用户从沙发、椅子或桌子上站起时的辅助起身,一旦用户摔倒后,这种起身辅助器很有可能再次摔倒,受到二次伤害,但是特别注意的是,摔倒后,他人也不能盲目救援,否则也可能对用户造成二次伤害。
目前常采用千斤顶机构抬升物品,如图1所示,现有千斤顶机构包括螺杆轴408和连杆对203,通过螺杆轴408的转动,对连杆对203产生沿图1中箭头方向的侧向压力,实现承载物的升降,采用这种千斤顶机构抬升用户,存在边缘承重后易侧翻,对用户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稳定的抬升机构,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千斤顶机构抬升用户,存在边缘承重后易侧翻,对用户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载稳定的抬升机构,包括呈正对布置的多个限位座和多个连杆对,每个限位座上至少开有呈放射布置的三个滑槽;相邻两个限位座之间设有连杆对,沿限位座的布置方向,连杆对依次铰接,相邻两个连杆对的铰接处限位在滑槽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下方设有底盘机构,所述底盘机构包括下底板、轮架、第二电机和弹簧避震结构,下底板的底部设有底块,轮架上转动连接有轮子,第二电机用于驱使轮子转动,弹簧避震结构用于当上方受力时,驱使轮架向远离下底板方向减震。
优选的,所述弹簧避震结构包括避震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下底板上开有供轮子穿过的通孔,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下底板的下表面,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下底板的上表面,轮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轮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避震座与第二固定座连接,避震座上设有压簧。
优选的,所述底块的纵截面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底盘机构还包括处于所述下底板上方的上底板。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上设有能够驱使抬升机构升降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直齿轮、从动直齿轮、多根螺杆轴和多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每根螺杆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所述锥齿轮,其中一根螺杆轴的另一端与从动直齿轮连接;
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直齿轮连接,主动直齿轮和从动直齿轮啮合,每根螺杆轴上螺纹连接有可移动螺母,可移动螺母与抬升机构最下方的连杆对铰接。
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的上方连接有承载板。
优选的,抬升前,所述承载板的离地高度150±5mm,抬升后,承载板的离地高度为600±5mm。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侧面设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把手和两个链轮,两个链轮外套设有链条,把手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链轮啮合的升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7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温手环
- 下一篇:一种家庭饮用水定量出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