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及制动硬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9156.8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飞;蒋红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2 | 分类号: | F16J15/02;B65D59/06;B65D8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动 管接头 防尘 保护 结构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及制动硬管组件,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包括:多个壳体和连接件,多个所述壳体内均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与其相对应的制动硬管接头相匹配,所述壳体为弹性材料,所述空腔内径小于所述制动硬管接头外径,所述多个壳体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通过联排结构及保护结构壳体与硬管接头的过盈配合,使其安装牢固可靠的同时,有效降低防尘帽丢失和防尘帽漏装的几率,保证管束在包装和运输的时候位置不发生变化,不会发生管接头位置错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防尘帽保护结构及制动硬管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管路包括硬管和柔性软管,用接头连接到一起,作用是将从主缸取得的制动液传递到各个车轮制动器。管路泄漏会使得制动系出现故障,因此,制动管路是系统中相当重要的部件,必须注意检查和维护。
现有的汽车制动硬管在运输和装配之前为了避免灰尘进入,都带有防尘帽,每一个制动硬管接头带有一个防尘帽用来防止灰尘进入。对于制动管束也是每根管的一个接头带有一个防尘帽;制动硬管在工厂组装前需要对防尘帽进行拆除,在拆除防尘帽的时候,需要先把防尘帽从接头上拆除,然后把接头放置到线边回收桶,如果拆除一个放置一个耽误时间和工作效率,如果一起拆除,因为防尘帽较小,容易从手里滑落,掉到地面影响现场的5S现场管理法。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通过联排结构及保护结构壳体与硬管接头的过盈配合,使其安装牢固可靠的同时,有效降低防尘帽丢失和防尘帽漏装的几率,保证管束在包装和运输的时候位置不发生变化,不会发生管接头位置错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该结构包括:多个壳体和连接件,多个所述壳体内均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与其相对应的制动硬管接头相匹配,所述壳体为弹性材料,所述空腔内径小于所述制动硬管接头外径,所述多个壳体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个壳体之间的间距与多个制动硬管的管路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多个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所述多个制动硬管的相对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弹性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金属材料。
可选的,所述空腔用于与制动硬管接头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倒角结构。
可选的,所述空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制动硬管螺母接头上外螺纹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数量与所述制动硬管接头的数量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例提供的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制动硬管组件,包括制动硬管和上述的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所述制动硬管包括制动硬管管路和制动硬管接头,所述制动硬管接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结构的壳体空腔深度大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所述保护结构与所述制动硬管接头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硬管接头防尘的保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通过联排结构及保护结构壳体与硬管接头的过盈配合,降低脱落、丢失的几率,固定可靠,保证持续有效的防尘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联排结构,有效避免管路中某个防尘帽漏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9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