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9459.X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斓;瞿培峰;邵俊;潘毅;王祥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可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第四绝缘过度钳,第一绝缘过度钳和第二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正方形镍锰丝夹块,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正方形钨杆夹块,镍锰丝夹块位于钨杆夹块的上方,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的边缘均开设圆弧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位移可调的焊钳上通过绝缘过度钳安装正方形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能够有效定位工件物料,实现焊接点可控的目的,利用可互换移位的圆形凹槽夹持工件物料,提升了焊接时电流传导性和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焊,是指将焊件分别置于两夹紧装置之间,使其端面对准,在接触处通电加热进行焊接的方法。对焊要求焊件接触处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或相近,以保证焊件接触面加热均匀。根据焊接工艺过程不同,目前的对焊方式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1)电阻对焊:焊接过程是先施加顶锻压力(10~15MPa),使工件接头紧密接触,通电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施加顶锻压力(30~50MPa),同时断电,使焊件接触处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而焊合,电阻对焊操作简便,接头外形光滑,但对焊件端面加工和清理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接触面加热不均匀,产生氧化物夹杂、焊不透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因此,电阻对焊一般只用于焊接直径小于20mm、截面简单和受力不大的工件。
2)闪光对焊:焊接过程是先通电,再使两焊件轻微接触,由于焊件表面不平,使接触点通过的电流密度很大,金属迅速熔化、气化、爆破,飞溅出火花,造成闪光现象,继续移动焊件,产生新的接触点,闪光现象不断发生,待两焊件端面全部熔化时,迅速加压,随即断电并继续加压,使焊件焊合。
上述两种对焊方式在加工球状焊接点时,尤其在进行难熔金属“钨”与镍锰合金的对焊时,往往无法保证焊接点的饱满美观:目前在焊接这两种工件材料时,通常利用长方块夹具分别夹持住两种工件材料,通过长方块夹具上开设的V形孔夹持工件材料,一方面不能很好地对两种工件材料进行定位;另一方面由于工件材料之间为点接触,使得焊接电流传导性较差;此外,经过多次焊接加工操作后,夹具上的V形孔容易产生磨损,需要频繁更换长方块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采用可限位的夹块,实现焊接点可控的目的,通过在夹块上设置可互换的圆弧凹槽,既能保证钨杆和镍锰丝的相互定位,同时能提高整个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所述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第二绝缘过度钳、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所述第一绝缘过度钳和第二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镍锰丝夹块,所述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钨杆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为正方形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位于钨杆夹块的上方,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的边缘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材料的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焊钳分别通过千分尺调节焊钳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镍锰丝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钨杆夹块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钨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上圆弧凹槽的数量为8。
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通过定位销固定安装在第一绝缘过度钳~第四绝缘过度钳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3。
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为钨铜合金夹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9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