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深静脉置管支撑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9625.6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智建霞;王雪笠;刘宏;任秋霞;刘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刘兰芳;张帆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 静脉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深静脉置管支撑托,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包括垫在上肢下方用于将上肢夹紧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包括与上肢底面接触的底板和固设于底板上用于防止上肢远离躯干一侧的脂肪外扩的挡板,所述挡板沿上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使第二托架向靠近或远离挡板方向运动的固定部,所述第二托架与上肢靠近躯干一侧的脂肪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适用不同体型的患者,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形成穿刺平面,提高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操作中护士人员的配合,减少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因穿刺部位暴露不充分,引起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及并发症,适用于所有上肢深静脉置管及维护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涉及一种支撑托,具体地说是一种上肢深静脉置管支撑托。
背景技术
上肢深静脉置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血、输入刺激性或高粘度的血液制品、反复采血的患者,是重症病人抢救的生命通道。此项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临床治疗过程中,PICC置管使用的较多,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而贵要静脉位于人上肢的内侧,置管时,需要病人将上肢内侧的贵要静脉充分暴露,形成进针平面,方便护士操作,减少穿刺失败的次数。但是一些老年病人由于衰老,导致皮肤松弛,尤其是比较瘦弱的老年人,即使将上肢放平,由于皮下脂肪较少,皮肤松弛,使脂肪向下坠落,患者无法使贵要静脉充分暴露形成易于进针的平面。
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通常是两个护士配合,上肢用布团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垫在患者上肢的下方,才能使患者上肢的脂肪被托起,将贵要静脉充分暴露,一个护士固定患者上肢,另一个护士再行进针穿刺,浪费了人力。又因为置管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而且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始终保持上肢内侧暴露,给穿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患者因为暴露不充分而多次穿刺增加了痛苦,且多次穿刺极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上肢深静脉置管支撑托,以达到帮助患者将贵要静脉充分暴露并形成进针平面,节省人力,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穿刺并发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肢深静脉置管支撑托,包括垫在上肢下方用于将上肢夹紧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包括与上肢底面接触的底板和固设于底板上用于防止上肢远离躯干一侧的脂肪外扩的挡板,所述挡板沿上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使第二托架向靠近或远离挡板方向运动的固定部,所述第二托架与上肢靠近躯干一侧的脂肪接触的一面为斜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底板和挡板垂直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部为设于第二托架上并与底板配合的凹槽,所述底板插接于凹槽内使第二托架沿底板运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未设有挡板的一侧固设有防止第二托架沿上肢长度方向运动的卡块,所述卡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材质均为记忆棉或硅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子催芽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牙齿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