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尘杯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和清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0188.X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妙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5/12;A47L9/16;A47L9/00;A47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具有 吸尘器 清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尘杯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和清洁系统,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尘杯及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尘杯内的尘气分离组件,所述尘杯包括杯身、设于所述杯身的进气开口及相对所述杯身可动设置的杯盖,以正常工作时的气流流向定义上下游,所述进气开口及所述杯盖均设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上游,其中,所述尘杯设有位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上游的第二开口及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及其吸尘器和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吸尘器或者立式吸尘器在清洁后,基本都需要用户在每次清洁完毕后,拆卸开/打开尘杯组件,以倾倒尘杯内的灰尘。通过用户自己去倾倒灰尘,不仅会使用户的操作变得繁琐,而且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扬灰现象使脏污粘到用户身上,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是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吸尘器除污方案以解决上面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尘杯组件,以提供吸尘器更佳的除污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尘杯及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尘杯内的尘气分离组件,所述尘杯包括杯身、设于所述杯身的进气开口及相对所述杯身可动设置的杯盖,以正常工作时的气流流向定义上下游,所述进气开口及所述杯盖均设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上游,其中,所述尘杯设有位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上游的第二开口及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盖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杯身上,所述盖部自所述尘杯的外侧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进一步,所述尘杯包括一个上下方向,所述尘气分离组件可沿向下方向装配到所述尘杯中,所述进气开口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上侧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下侧相对。
进一步,所述尘气分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尘气分离组外侧并与所述尘杯的杯身配合的第一旋风引导结构,所述进气开口正对所述第一旋风引导结构,以所述尘杯的上下方向投影,在所述尘杯组件的正投影的周向上,所述尘杯组件的正投影包括一个旋风引导段和一个未引导段,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未引导段的投影路径上。
进一步,所述尘气分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外侧并与所述尘杯的杯身配合的第一旋风引导结构,所述进气开口正对所述第一旋风引导结构;所述杯身包括设于杯身下侧并与所述杯盖配合的第二旋风引导结构,所述第二开口正对所述第二旋风引导结构,所述第一旋风引导结构和所述第二旋风引导结构的引导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杯盖上,所述盖部自所述杯盖的外侧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进一步,所述尘杯和所述尘气分离组件之间形成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集尘区和第二集尘区,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集尘区及第二集尘区。
进一步,所述尘杯与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外壁形成所述第一集尘区,所述尘气分离组件的内壁与所述杯盖形成所述第二集尘区,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一集尘区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二集尘区的开口面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上述尘杯组件、设于所述尘杯组件上游的进尘通道及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下游的负压组件,所述尘杯组件的进气开口与所述进尘通道连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吸尘器及可收纳所述吸尘器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灰尘回收组件,所述灰尘回收组件包括吸口,在灰尘回收的工作状态下,所述吸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灰尘回收组件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0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