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气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104.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雷和波;黄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3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气冷凝器,属于冷凝装置领域,大气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冷却水入口、二次蒸汽入口、下水管;下水管包括地上水管、地下水管、弯头;地上水管与冷凝器主体相连通,地下水管通过弯头与地上水管相连通,弯头与地上水管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缓冲防止管道开裂的软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冷凝器,通过在原有大气冷凝器的基础上在下水管处设置一软管,由于软管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所以当大气冷凝器由于汽水热交换而导致下水管道晃动时,软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以大幅的减少由地上水管传递至弯头的晃动,从而大幅的降低由于管道晃动而导致弯头疲劳开裂的频率,提高了大气冷凝器工作的稳定性,为企业降低了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装置在许多工业生产中颇为多见,是一种可将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的装置,其中大气冷凝管通过通入冷却水将通入装置内需要进行液化的气体或蒸汽进行冷却,但是由于在冬季时气温较低,系统真空度高,汽水热交换的过程容易使管道晃动,且产生振动频率较大,而埋在地下的弯头由与管道连接,且自身固定于地面,所以产生剧烈晃动长时间后容易造成的埋地弯头疲劳开裂,以至于管道中的冷凝水发生泄漏,导致需要停止生产而进行管道的维修,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从而极大的影响工业的生产,造成企业大量的资金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大气冷凝管下水管由于汽水热交换的过程容易使管道晃动,从而导致埋地弯头疲劳开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大气冷凝器,具有抵抗因冷凝装置内汽水热交换导致管道晃动使得埋地弯头疲劳开裂的能力,从而能够满足冷凝装置在低温条件下可以稳定的工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气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冷却水入口、二次蒸汽入口、下水管;
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通入冷却水的所述冷却水入口,所述冷凝器主体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所述二次蒸汽入口,所述冷凝器主体下端设置有所述下水管;
所述下水管包括地上水管、地下水管、弯头;所述地上水管与所述冷凝器主体相连通,所述地下水管通过所述弯头与所述地上水管相连通,所述地上水管的轴线与所述地下水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弯头与所述地上水管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缓冲防止管道开裂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弯头及所述地上水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地上水管与所述地下水管的直径均为1900mm,所述软管的长度为500~580mm。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杆;
所述法兰之间的软管外围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所述地上水管防止所述软管被压变形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法兰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法兰端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均匀的排列于所述软管外围。
优选地,所述软管为橡胶软连节。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层;
所述弯头的外围包裹有用于提高所述弯头抗震能力的所述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冷凝器,通过在原有大气冷凝器的基础上在冷凝器主体的下水管的弯头上方与地上水管连接处设置有一个软管,由于软管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所以当大气冷凝器由于汽水热交换而导致下水管道晃动时,软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以大幅的减少由地上水管传递至弯头的晃动,从而大幅的降低由于管道晃动而导致弯头疲劳开裂的频率,提高了大气冷凝器工作的稳定性,为企业降低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大气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