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3936.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范超;韩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电梯包括:箱体、门体和空气成像装置,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安装槽和开口,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开口间隔设置,所述门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空气成像装置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空气成像装置包括:显示屏和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光源侧。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空气成像装置,可以使得图像在空气中显示,可以避免用户在显示屏处留有细菌,可以进一步地避免在用户中发生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并且,将空气成像装置安装在安装槽内,可以避免用户在乘坐时碰触到空气成像装置,从而可以避免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梯走近千家万户,电梯上配备有广告显示屏和按键,按键需要触控操作。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按键上积累的细菌较多,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且屏幕易脏,不利于持续使用。此外,广告显示屏上可以循环播放广告或新闻,但是由于广告显示屏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播放,不利于用户了解更为具体的信息。并且,按键和广告电子屏都突出电梯的内表面,用户在乘坐电梯时容易碰触,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通过在电梯上设置空气成像装置,并且将空气成像装置安装在安装槽内,可以替代电梯上的显示屏,用户无需在显示屏上操作,可以使得图像在空气中显示,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显示屏处留有细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包括:箱体、门体和空气成像装置,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安装槽和开口,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开口间隔设置,所述门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空气成像装置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空气成像装置包括:显示屏和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光源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空气成像装置,可以使得图像在空气中显示,可以避免用户在显示屏处留有细菌,可以进一步地避免在用户中发生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并且,将空气成像装置安装在安装槽内,可以避免用户在乘坐时碰触到空气成像装置,从而可以避免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且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前板处,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前板或所述侧板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前板上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前板的内表面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相对所述前板的内表面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成像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壳体设置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窗口设置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成像侧,或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窗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窗口与所述安装槽的敞开侧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夹持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夹片或穿过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边缘的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成像装置还包括:触控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触控接收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控接收器包括红外触控框,所述红外触控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敞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包括:两个玻璃板和光波导阵列,所述光波导阵列包括多个光波导,且多个所述光波导以阵列的方式排布,所述光波导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玻璃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3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