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液泵电气馈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3978.3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霍岗;岳军;翟鲁涛;宗秀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博山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08 | 分类号: | F04B37/08;F04B3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液泵 电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液泵电气馈通,属于低温液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存在的潜液泵电气馈通存在的密封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电路连通的馈通导线,所述馈通导线的前侧为介质侧,所述馈通导线的后侧为大气侧;馈通导线的外侧前端套设有用于安装的介质侧法兰,所述的介质侧法兰的后端依次设有馈通盖和馈通体,所述的馈通盖和馈通体与馈通导线之间均设有与其锥形连接的密封压紧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液泵电气馈通,属于低温液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潜液泵用于输送液化天然气等低温、危险、易气化、非导电性的液体,工作时潜液泵与电机均浸入液体内,有时泵上还装有振动传感器;潜液泵需要与外部动力、仪表等进行导线连接,同时潜液泵电机、振动传感器导线必须通过电气馈通自低温介质中引出。电气馈通须兼顾低温密封、电气防爆等要求,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潜液泵系统的安全性。
目前现有的电气馈通普遍存在密封不严的问题,用在潜液泵安装在低温储罐中结构时明显不能符合密封和连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潜液泵电路连接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潜液泵电气馈通,本专利所涉潜液泵电气馈通适于低温、危险介质;馈通导线采用注塑工艺、自紧式锥面密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潜液泵电气馈通,包括:
用于电路连通的馈通导线,所述馈通导线的前侧为介质侧,所述馈通导线的后侧为大气侧;
馈通导线的外侧前端套设有用于安装的介质侧法兰,所述的介质侧法兰的后端依次设有馈通盖和馈通体,所述的馈通盖和馈通体与馈通导线之间均设有与其锥形连接的密封压紧块。
通过介质侧法兰进行安装,馈通盖和馈通体紧密扣合在法兰上,同时通过密封压紧块将与馈通导线的间隙完全闭合,防止物料溢出,实现大气侧和介质侧的完全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馈通导线为三层结构,包括中间的馈通导体,套设在馈通导体外侧的绝缘体和外侧的保护套;
所的绝缘体注塑在馈通导体上,所述绝缘体和所述保护套通过锥面结构配合密封,绝缘体面积大的一侧靠近介质侧。绝缘材料、保护套通过锥面配合加以密封,在介质压力作用下,二者之间的密封会愈加紧密,可有效杜绝介质泄漏
优选的,所述的介质侧法兰和馈通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
所述的馈通盖和所述馈通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增加密封垫,防止物料从连接处溢出。
优选的,所述的馈通体对应馈通盖的一侧中间设有缓冲腔。通过缓冲腔可以保护介质侧的物料完全不会泄漏到大气侧,即使有物料泄漏到缓冲腔,也会暂存在缓冲腔内,防止泄漏到大气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液泵电气馈通,设置有介质侧法兰、馈通盖和馈通体,通过三者紧密配合密封,配合密封压紧块将馈通导线完全密封,防止大气侧和介质侧连通,很好的实现导线连接的同时完全密封;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液泵电气馈通,馈通导体上的绝缘体注塑成型为锥形,并与保护套锥形密封,使得两者之间在介质侧的压力作用下密封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液泵电气馈通,设置有缓冲腔,通过缓冲腔使得介质直接泄漏至大气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剖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博山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博山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3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