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芯耦合微扰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4893.7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高翔;张江梅;陈奂文;董超;张克非;蔡哲军;白筱蕊;唐鹏;王坤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2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许驰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微扰型 光子 晶体 光纤 温度传感器 | ||
1.基于双芯耦合微扰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孔包层(4);空气孔包层(4)置于光纤的外层;空气孔包层(4)由多个缺陷小孔(1)周期排列形成,并呈正六边形结构;
双芯耦合波导结构(3);双芯耦合波导结构(3)置于光纤的中部,并置于空气孔包层(4)内;双芯耦合波导结构(3)包括两个缺陷大孔(2)、缺陷狭缝(5),两个缺陷大孔(2)通过具有曲率的缺陷狭缝(5)连通;在双芯耦合波导结构(3)中填充乙醇液体;双芯耦合波导结构(3)基于光纤中心轴对称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耦合微扰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缺陷小孔(1)的直径为1.6125μm,相邻两个缺陷小孔(1)的间距为4.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耦合微扰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缺陷大孔(2)的直径为12.9μm,缺陷大孔(2)中心距离光纤中心轴距离为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耦合微扰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缺陷狭缝(5)在温度T=293K时曲率半径为7.5μm,中心腰间距离为1.602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48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