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5014.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2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文;欧阳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欧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B01D25/34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336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水玻璃 生产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压滤机泵置于地面,反应釜、高位中转搅拌机均通过脚架放置在地面上,高位中转搅拌机通过第一输送管路与反应釜连通,高位中转搅拌机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通压滤机泵,压滤机泵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在板框式压滤机上,板框式压滤机出料口与调模调浓系统连通,调模调浓系统与储罐连通,高位中转搅拌机的搅拌罐筒体最底部高于压滤机泵的进料口500mm,板框式压滤机滤板的最下部高于压滤机泵出料口2500mm。本实用新能够方便滤渣的清理,且减小清理频次,极大地减小了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二次压滤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工艺是国家倡导和推行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具有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它是利用烧碱和石英砂在反应釜中,高温高压生成水玻璃,为了提高水玻璃的模数,一般加入超过额定值30%的石英砂,这一部分石英砂必须通过压滤的方式去除,才能获得清澈的液体水玻璃,通常的方法是将反应完成的水玻璃,在降低釜内压力后,排放到沉淀槽,经过沉淀后,在用压滤机泵送入板框式压滤机过滤,此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水玻璃及石英砂混合液的温度,减少高温对滤板的损伤,但沉淀槽中积淀的大量石英砂清除非常困难,需要人工并借助小型挖掘机来完成,劳动强度大,清理频次高,另外过滤后的水玻璃还需要转移到另外一个中转罐中,再通过压滤机泵,打入压滤机过滤,效率低,影响水玻璃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包括反应釜、高位中转搅拌机、压滤机泵、板框式压滤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一输送管路、第二输送管路和第三输送管路,所述压滤机泵置于地面,所述反应釜、高位中转搅拌机均通过脚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高位中转搅拌机通过第一输送管路与反应釜连通,所述高位中转搅拌机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通压滤机泵,所述压滤机泵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在板框式压滤机上,所述板框式压滤机出料口与调模调浓系统连通,所述调模调浓系统与储罐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高位中转搅拌机的搅拌罐筒体最底部高于压滤机泵的进料口500mm,所述板框式压滤机滤板的最下部高于压滤机泵出料口25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一端连接在反应釜出料口上,另一端连接在高位中转搅拌机进料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一端连接在高位中转搅拌机出料口上,另一端连接在压滤机泵进料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管路一端连接在压滤机泵出料口上,另一端连接在板框式压滤机进料口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能够方便滤渣的清理,且减小清理频次,极大地减小了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二次压滤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板框式压滤机滤板的最下部高于压滤机泵出料口2500mm,能够便于对压滤后的固液进行分离,将滤渣全部落到地面,方便滤渣的堆积,减小清理频次,且由于地面空旷,方便滤渣的清除,极大地减小了劳动强度,高位中转搅拌机的搅拌罐筒体最底部高于压滤机泵的进料口500mm,打开第二阀门,水玻璃自流进压滤机泵内,便于泵送工作的进行;
(3)将过滤后的水玻璃导入调模调浓系统,进行调浓调模得到合格的水玻璃,避免了再次进行压滤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法水玻璃生产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欧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欧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5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弦吉他变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铁结构及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