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6282.6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洪静静;庄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谷金颖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导管 联合 鼻胃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与固定带,所述固定底座后表面中间设置有牙垫,所述牙垫贯穿固定底座,所述牙垫内部分别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管与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一侧以及第二固定管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底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固定块、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垫,所述第二固定管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垫,所述第一限位垫外侧中间以及第二限位垫外侧中间均设置有限位块;通过在第一固定管内部加装第一限位垫,便于了医护人员对气管导管以及鼻胃管的固定,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观察导管刻度及固定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既能固定气管导管和经口腔留置鼻胃管的双重固定的固定装置缺乏,目前解决主要问题是胶布缠绕在气管导管上再缠绕在牙垫上,导致每班医护人员观察导管刻度及固定牢固性方面缺乏便利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临床上既能固定气管导管和经口腔留置鼻胃管的双重固定的固定装置缺乏,目前解决主要问题是胶布缠绕在气管导管上再缠绕在牙垫上,导致每班医护人员观察导管刻度及固定牢固性方面缺乏便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管导管联合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与固定带,所述固定底座后表面中间设置有牙垫,所述牙垫贯穿固定底座,所述牙垫内部分别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管与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一侧以及第二固定管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底端中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固定块、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垫,所述第二固定管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垫,所述第一限位垫外侧中间以及第二限位垫外侧中间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杆底端位于限位环一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带两端均位于固定槽内部,所述固定带中间一侧设置有防护块,所述固定带贯穿防护块。
优选的,所述牙垫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牙垫截面为椭圆。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二固定管均与牙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均与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二固定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均与第一限位垫以及第二限位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限位环以及限位槽与限位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截面为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第一固定管内部加装第一限位垫,当需要固定鼻胃管时,将鼻胃管贯穿第一固定管,放置合适位置后,转动转环,由转环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在螺纹作用下,使得固定杆底端不端下移,由固定杆带动限位环下移,限位环通过限位槽带动限位块下移,限位块带动第一限位垫下移,当第一限位垫与鼻胃管接触时,停止转动转环,第一限位垫将鼻胃管压紧,完成对鼻胃管的固定,将气管导管放入第二固定管中,同理固定气管导管,操作完成,便于了医护人员对气管导管以及鼻胃管的固定,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观察导管刻度及固定牢固性。
(2)通过在固定带中间一侧加装防护块,当需要对牙垫进行固定时,移动固定底座,由固定底座带动牙垫移动,将牙垫放入患者口中,然后拉动防护块,由防护块拉伸固定带,固定带为弹性材料,将防护块放置于患者后脑部,防护块材质为弹性材料,具有柔软性,在防护块的作用下,提升了患者佩戴固定装置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未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6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