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浮游生物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7312.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民;蓝文陆;庞碧剑;骆鑫;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B21/18;G01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浮游生物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浅水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包括采集部和船基部,采集部包括支杆、活动套环、卡扣、牵拉绳、进水管和测深仪,船基部包括智能水泵、出水管、网衣和收集管;所述的活动套环套接在两个卡扣之间的支杆上,活动套环上设有夹紧进水管的夹套Ⅰ;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活动套环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支杆上部的滑轮转向与智能水泵连接,智能水泵包括水泵本体、牵引机和控制箱,牵引机连接牵拉绳一端,水泵本体和牵引机均和控制箱电连接;测深仪设于进水管的进水口处,测深仪通过线缆与智能水泵的控制箱连接;出水管、网衣和收集管依次连接,收集管上设置有筛绢,收集管的出水口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水深较小的浅海海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的浅水浮游生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海洋监测和科研中的重要监测分析项目。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浮游生物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现代海洋管理中。海洋从近岸海域到远洋深度变化巨大,在近岸海域也有从0米到数十米较大深度跨度。对于近岸海域监测浮游生物采样时,目前主要使用浅水型浮游生物网,采用从海底至海面的垂直拖网方式采集柱状水体样品,由于浅水型浮游生物网网长一般在1.5米左右,加上网口上部的固定绳索和底部的重锤装置等部件,浅水型浮游生物网采集装置往往达到2.0米以上,为了防止采样时触碰到海底,一般的采样规范中都要求网底重锤离底0.5米以上,而且为了采样的代表性,垂直拖网采集的水柱深度应该至少达到水柱的二分之一以上,所以,浅水型浮游生物网在5米至数十米水深时垂直拖网采样比较适用,但在5米以内浅水深度进行垂直拖网则效果不佳,在水深小于2.5米时无法使用。我国大陆架发达,在渤海、东海和北部湾等许多海区滩涂平缓,在低潮时5米以浅的近岸海域可向海延伸数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许多近岸的中小型海湾的水深也很浅。靠近海岸线的近岸海域以及海陆交错带是受沿海地区人为活动影响最直接和显著的区域,许多的例行监测和科学研究都聚焦于此。但目前对这些海域的浮游生物采样还没有有效准确的工具。因此设计一种用于5米以下水深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对于海洋监测、海洋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浅水海洋浮游生物采样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水深较小的浅海海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浅水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包括采集部和船基部,所述的采集部包括支杆、活动套环、卡扣、牵拉绳、进水管和测深仪,船基部包括智能水泵、出水管、网衣和收集管;所述支杆的下端设有底座,上端设有水平仪,所述的卡扣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支杆的上部和下部,卡扣松开滑动或卡紧固定在支杆上,所述的活动套环活动套接在两个卡扣之间的支杆上,活动套环上设有夹紧进水管的夹套Ⅰ;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活动套环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支杆上部的滑轮转向与智能水泵连接,智能水泵包括水泵本体、牵引机和控制箱,水泵本体进口端连接进水管,出口端连接出水管,牵引机连接牵拉绳一端,水泵本体和牵引机均和控制箱电连接;所述的进水管设于支杆侧边,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横向的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水泵本体进口端;所述的测深仪设于进水管的进水口处,测深仪通过线缆与智能水泵的控制箱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网衣和收集管依次连接,收集管上设置有筛绢,根据采样目的不同选择不同孔径的网衣和筛绢,收集管的出水口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杆为伸缩杆,支杆上设置有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为喇叭状。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上部的卡扣设置有用于夹紧进水管的夹套Ⅱ。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浅水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采样装置能采集水深小于5米,特别是水深小于2.5米的浅水区域的浮游生物,通过智能水泵可以精确的计量或控制需要采集的水量,结构设置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7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