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液阴极剥离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1193.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东;李悦;杨波;吴文栋;张志达;伍振凌;黄国家;翟伟;尹香槟;黄巧贤;钟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06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补液 阴极 剥离 试验装置 | ||
一种自动补液阴极剥离试验装置,包括电压表,恒温箱以及箱盖单元,恒温箱的顶面设有开口;箱盖单元包括箱盖以及设置在箱盖上的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和供液器;箱盖盖合在恒温箱的开口上方;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设置在箱盖朝向恒温箱的一侧,辅助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参比电极与电压表的正极连接,供液器设有导液管且导液管穿过箱盖,其出口朝向恒温箱的一侧;供液器设有绝缘阀门,绝缘阀门设置在导液管上用于控制导液管的导通。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液阴极剥离试验装置在进行腐蚀性检测时能自动补充试验介质以保持液面高度,从而减少频繁开关恒温加热装置,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防腐涂层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补液阴极剥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为保证金属产品在恶劣环境下还能长期可靠地使用,通常在金属表面涂上防腐效果好的环氧粉末涂料等防腐层并配合阴极保护技术防止金属腐蚀。阴极保护技术的原理是向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但是,如果在金属结构物表面的防腐层出现缺陷,阴极反应会使防腐层失去附着力从金属上分离,这种现象称为阴极剥离。特别对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钢质管道,由于其埋藏的环境比较恶劣,温差较大,特别容易造成腐蚀等表面缺陷,出现阴极剥离现象。为保证阴极保护的可靠性,针对阴极剥离现象我国制定了《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防腐管道生产厂必须对其生产的钢管进行防腐层耐阴极剥离试验进行测试。
根据《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防腐层耐阴极剥离试验需要进行腐蚀性检测。腐蚀性检测是检测金属试件在破损和腐蚀环境的特性,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 1,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操作人员取一无针孔间隙的金属试件1,并用手动电钻在其涂有防腐层的表面上钻一人为缺陷孔7。
然后,再取一塑料筒2并使用密封胶将其手工压紧、固定到所述金属试件1上,制成以所述金属试件1为底、所述塑料筒2为腔体的试验槽6。
接着,操作人员在所述试验槽6倒入氯化钠溶液作为试验介质,并在氯化钠溶液中插入铂制成的辅助电极4以及甘汞制成的参比电极5。
随后,操作人员将所述辅助电极4与直流电源3的正极连接,所述参比电极5与电压表 8连接,所述金属试件1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3的负极以及电压表8连接,并按照《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设置所述直流电源3的电压值。
接着,对整个试验槽6进行恒温加热,并且在恒温加热的过程中保证所述辅助电极4以及所述参比电极5浸泡在氯化钠溶液里面。
最后,将腐蚀后的金属试件1取出,用小刀以所述人为缺陷孔7为中心向外划割八条划割线将圆周分为八等分,划割线时要划透防腐层,露出金属基材;用小刀从所述人为缺陷孔 7处插入到防腐层下面,以水平力沿划割线撬剥防腐层,直至防腐层表现出明显的抗撬剥性为止;然后从所述人为缺陷孔7边缘开始测量每条划割线的剥离距离,并求出其平均值;平均值为性能指标范围内,则产品为合格品。
在进行腐蚀性检测的恒温加热过程中,为保证金属试件始终处于阴极保护的状态,需要保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一直浸泡在试验介质中从而形成以金属试件为阴极的通电回路,但是恒温加热不可避免会造成试验介质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试验介质液面下降,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不时向试验槽加入蒸馏水等溶液以保证液面高度。由于补充水分的操作由操作人员进行,为减少烫伤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补充水分的操作必须是在停止恒温加热后方可进行,这将造成频繁开关恒温装置从而影响试验的效率和效果。此外,从上述腐蚀性检测的步骤以及所使用的装置可以看出,腐蚀性检测涉及的人工操作复杂繁琐,需要使用多种相互独立的设备,所需的设备零散,零散设置的设备以及复杂的操作会给试验的操作人员带来不便,进而影响阴极剥离试验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1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
- 下一篇:抗酸蚀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