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1438.X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1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0 | 分类号: | H05B3/80;H05B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余文祥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管,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它包括加热塞和电阻加热棒,所述的加热塞上设有紧固组件,且加热塞和电阻加热棒活动连接,电阻加热棒顶部通过导线与加热塞内的开关相连,所述的加热塞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电阻加热棒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加热塞上的紧固组件能将电热管固定在容器口处,不易松动,驱动组件能驱动与加热塞活动连接的电阻加热棒下液面下方运动,使电阻加热棒在加热时能处于液面以下较深处,从而防止因电阻加热棒部分未浸入液面以下而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出现损坏或危害使用者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热管。
背景技术
热得快是人们在生活中,常采用一种烧水装置,由于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所以使用量较大,获得极大的推广,但热得快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容器内水量较满的情况下才能够完全浸没加热棒,而当水位没有达到预定高度就开始工作或水在加热蒸发一部分后,均会导致热得快未浸入液面下方的部分温度过高而烧毁,即使热得快没有烧毁,局部过高的温度也严重威胁这使用者的安全,而当容器内水量较满时使用热得快时,水沸腾后容易从容器口溅出烫伤使用者或水溅湿电路导致短路或导致使用者触电。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热管[申请号:201910398270.5],包括进线接线排、中心导电棒、螺旋电阻丝和出线接线排;金属护套管内设置有第一冷端氧化镁柱、保中氧化镁柱和第二冷端氧化镁柱;第一冷端氧化镁柱和第二冷端氧化镁柱分别同轴线设置在保中氧化镁柱上方和下方;保中氧化镁柱的内壁上加工有整体成螺旋结构的圆环片;中心导电棒居中贯穿设置在出线导电管内;中心导电棒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连接有电阻丝连接件和进线接线排;出线导电管上连接有出线接线排;螺旋电阻丝上端与出线导电管电连接,下端与电阻丝连接件电连接,螺旋电阻丝的其他部分螺旋设置在保中氧化镁柱内壁的圆环片上。该方案具有保证了螺旋电阻丝的纵向节距一致,且居中设置,提高了电热管的导热效率,加热温度均匀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上述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热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管,包括加热塞和电阻加热棒,所述的加热塞上设有紧固组件,且加热塞和电阻加热棒活动连接,电阻加热棒顶部通过导线与加热塞内的开关相连,所述的加热塞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电阻加热棒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的加热塞底部连有加热棒限位件,所述的加热棒限位件套设在电阻加热棒上,所述的加热塞内还设有气压排水组件,气压排水组件与加热棒限位件连通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塞内的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具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输出轴,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且输出轴端部与电阻加热棒顶部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所述的电阻加热棒呈倒U字型并具有两根直线型的支臂,加热棒限位件包括与加热塞底部相连的两根隔热套,两根隔热套沿加热塞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电阻加热棒的两根支臂分别插入至隔热套内。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所述的气压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塞内的气压泵以及与气压泵相连的气压流道,所述的隔热套内设有气压排水腔,支臂插入至气压排水腔内,所述的气压流道还分别与两个隔热套内的气压排水腔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所述的气压排水腔的侧壁上还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的支臂顶部设有与环形限位槽相配适的环形限位块。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所述的环形限位槽底部还设有定位块。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管中,所述的加热塞底部设有两个与隔热套一一对应的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内设有内螺纹,隔热套顶部设有与连接头内的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所述的隔热套与连接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1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