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1549.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全玉节能环保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F04C18/16;F04C29/00;F04C25/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距 螺杆 真空泵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冷却系统,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泵体两端设置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泵体内设有一对变螺距螺杆,所述变螺距螺杆固定于泵体内,设于后盖腔内的变螺距螺杆端部沿径向均匀间隔开设冷却水内进口,设于前盖腔内的变螺距端部沿径向均匀间隔开设冷却水内出口,所述变螺距螺杆为中空结构件,使得冷却水内进口与冷却水内出口连通,形成冷却水内通道。本申请除了采用传统的全方位外部冷却方式外,在变螺距螺杆内增加冷却水内通道,实现变螺距螺杆的内冷却。不仅降低了变螺距螺杆的温度,减少了热变形,避免了变螺距螺杆出现热涨卡死现象,延长了螺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冷却系统,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式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转子,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电子、真空镀膜等领域,其螺杆转子是螺杆真空泵的核心零件,转子的结构直接影响真空泵的抽速、极限真空度、可靠性等。
干式螺杆真空泵中一对螺杆转子采用三段式变螺距,三段螺距平滑连接,避免压力突变段。气体在泵腔内有预压缩,从而对发生在排气口的喘振有抑制作用,使泵的工作更趋平稳,并能降低振动与噪声;在螺杆总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变螺距螺杆的理论抽速更大些。但由于螺杆真空泵压缩比较大,靠近排气端的一侧螺杆局部温升在250℃以上,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冷却方式,螺杆真空泵内部温度居高不下就会使螺杆真空泵出现卡死、漏油、过载等各种质量问题。高温对螺杆真空泵的正常使用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不可取的。目前国、内外螺杆真空泵的常规冷却方式是通过在泵体、端盖内增加隔套冷却的方式来解决,实际上这种方式不能完全解决螺杆真空泵的高温升,螺杆真空泵的发热源是螺杆转子,属于治标不治本。因为螺杆真空泵工作时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泵腔内部缺少气体对流,外壳冷却只能冷却泵体及端盖而不能将泵腔内部的螺杆转子得到有效冷却。螺杆真空泵在某些工艺上使用时,被抽介质遇到高温的螺杆转子后,很容易在螺杆转子表面凝结并被烤焦。由于螺杆转子与泵腔内孔的间隙很小,螺杆真空泵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随着烤焦物在螺杆转子表面的不断积聚,最终造成螺杆转子在泵腔内卡死造,使螺杆真空泵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冷却系统,对螺杆转子进行内冷却,解决螺杆转子的高温升,被抽介质不易凝结于螺杆转子表面,避免了螺杆转子出现热涨卡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冷却系统,包括泵体、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泵体两端设置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泵体内设有一对变螺距螺杆:主动变螺距螺杆和从动变螺距螺杆;一对所述变螺距螺杆的两端分别设于前盖腔和后盖腔,所述变螺距螺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泵体内,所述前端盖与齿轮箱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设于主动变螺距螺杆上,所述从动斜齿轮设于从动变螺距螺杆上,所述主动变螺距螺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端盖上开设冷却水外进口,所述前端盖上开设冷却水外出口,冷却水经冷却水外进口流至泵体的冷却水隔腔内,形成冷却水外通道;设于所述后盖腔内的变螺距螺杆端部沿径向均匀间隔开设冷却水内进口,设于所述前盖腔内的变螺距端部沿径向均匀间隔开设冷却水内出口,所述变螺距螺杆为中空结构件,使得冷却水内进口与冷却水内出口连通,形成冷却水内通道;冷却水从冷却水外进口进入泵体后由冷却水内进口流入冷却水内通道内,使得冷却水对变螺距螺杆进行冷却,热交换后的冷却水经冷却水内出口流至泵体后从冷却水外出口流出。
所述变螺距螺杆包括第一螺距区、第二螺距区和第三螺距区,所述第一螺距区与泵体的进气口相配合,所述第三螺距区与泵体的出气口相配合,所述第一螺距区的末端与第三螺距区的起始端之间通过第二螺距区连接,第一螺距区的起始端到第二螺距区的终止端,其螺距逐渐变小;所述第二螺距区的起始端到第三螺距区的尾端,其螺距逐渐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全玉节能环保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全玉节能环保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1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深度土壤采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塔循环变压吸附制氮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