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4653.5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3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77606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整形 辅助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的竖杆,所述L形杆的横杆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把手的下侧固定连接方杆的一端,所述方杆穿过所述L形杆的横杆,所述弹簧环套所述方杆,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为烧伤整形辅助设备,有利于实现烧伤整形辅助植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烧伤整形是指在烧伤后的整形修复。烧创伤后畸形表现为组织缺损、移位或增生。临床表现轻者累及外观的美容、严重者往往导致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烧伤整形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烧伤整形患者常常需要将皮肤进行移植,使烧伤创面愈合。但人体的皮肤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医学上只能将较小面积的皮肤经过处理后移植到较大的烧伤创面上,再依靠皮肤的再生功能进行扩展修复。目前,市场上对移植皮肤进行处理的工具为大型组合滚刀模具。这种模具由于体积大,价格高,且不易维护。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有利于实现烧伤整形辅助植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烧伤整形辅助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的竖杆,所述L形杆的横杆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把手的下侧固定连接方杆的一端,所述方杆穿过所述L形杆的横杆,所述弹簧环套所述方杆,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矩形滑槽,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滑槽的中部,所述矩形滑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矩形滑槽的一端,所述螺杆铰接所述矩形滑槽的另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中心,所述转盘的另一侧偏心处固定连接把手二,所述矩形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所述螺杆的两段反向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滑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滑槽杆,所述矩形滑槽的下侧固定连接T形杆,所述T形杆的竖杆固定连接对称的导向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滑槽杆内分别设置有一组滑杆,每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同轴交叉铰接对应的所述滑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套筒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套筒内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所述导向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套筒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切刀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有多个切刀,通过转动把手二能够实现切刀的移动,有效的调节切刀的间距;
(2)本装置有把手,通过按动把手能够实现切刀的升降,有效的对皮肤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烧伤整形辅助设备,有利于实现烧伤整形辅助植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4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槽沥水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钻井液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