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5185.3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张猛;曹娟;乔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敬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3/00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吴燕梅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眼 协调 综合 训练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包括训练台、转动盘、捕捉件和训练杆,训练台上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捕捉件,捕捉件可在转动盘内上下升降使捕捉件开口咬合训练杆,具体地,训练台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底部周面上设有成旋转排列的支撑凸条,转动盘的底部周面设有呈环形排列的贮槽,贮槽侧面设有可贯穿支撑凸条的纵向通道,转动盘边缘为可啮合传动的连续轮齿。采用本装置一方面能同步辅助训练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且效果良好;另一方面使训练过程具有趣味性,提高训练持续性。另外本辅助装置体积小,结构简易,不占空间,易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存活者中约有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手眼不协调是小脑中风、失能的症状之一,因此病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恢复或重建功能,手眼脑协调训练一般包括眨眼呼吸、眼睛移位运动、长旋转观察、边缘性观察和分析观察类等,目前临床单项训练比较枯燥繁琐且效果有限,导致患者难以坚持训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解决了临床脑血管疾病患者训练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合适训练辅助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包括训练台、转动盘、捕捉件和训练杆,所述训练台上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捕捉件,捕捉件在转动盘内可上下升降使捕捉件开口咬合训练杆。
优选地,训练台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底部中心为固定柱,容纳槽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第一限位台阶配合固定柱共同承载转动盘。
优选地,容纳槽底部周面上设有成旋转排列的支撑凸条,支撑凸条顶端由斜坡面和平行面组成。
优选地,训练台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和转速旋钮,控制面板内设有电源组件、微型电机、控制电路板和转动齿轮组。
优选地,转动盘的底部周面设有呈环形排列的贮槽,转动盘边缘设有与转动齿轮组啮合传动的连续轮齿,转动盘的底部中间设有与固定柱配套的旋盖。
优选地,贮槽侧面设有可贯穿支撑凸条的纵向通道,贮槽底部为限位板,贮槽靠近开口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台阶,限位板和第二限位台阶配合承载捕捉件并使捕捉件闭合。
优选地,捕捉件包括底座以及相对开合的左腭固定瓣和右腭活动瓣,左腭固定瓣两侧设有固定杆,右腭活动瓣两侧设有绕着固定杆旋转固定的活动耳,使右腭活动瓣与上腭固定瓣开合。
优选地,左腭固定瓣和右腭活动瓣相对方向均设有咬合齿。
优选地,训练杆包括手柄和垂杆,手柄的末端设有向上开口的非封闭钩环,垂杆一端设有穿入非封闭钩环的封闭钩环,另一端设有W形钩头。
优选地,贮槽内还设有重力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重力感应器和声音组件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眼脑协调综合训练辅助装置,通过利用转动盘旋转及捕捉件上下升降以开口咬合训练杆操作,一方面能同时辅助训练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且效果良好;另一方面使训练过程具有游戏趣味性,促使训练持续性,另外本辅助装置体积小,结构简易,不占空间,易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训练。
进一步地,支撑凸条顶端由斜坡面和平行面组成,使捕捉件缓慢升起开口,瞬时掉落闭合,提高了训练反应能力。
进一步地,在训练台内设有语音提示,加强正反馈刺激,使患者体验感更良好。本训练装置不限于适用脑血管疾病患者,也适用于前庭功能障碍者、眼球活动障碍者及认知功能减退患者的训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敬,未经张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5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件倒扣的保护结构及扣合装置
- 下一篇:抗病菌的环保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