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四连杆式料仓破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7917.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冬;赵宏江;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杆 式料仓破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四连杆式料仓破拱装置,第一弧形板的上端与摆臂连接,并在料仓上部铰接;摆臂的端部在料仓外并与直线驱动装置一端铰接,直线驱动装置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第一弧形板下端与可调结构铰接,可调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板的下端铰接,第二弧形板的上端与料仓上部铰接;料仓与第一弧形板、可调结构、第二弧形板组成四连杆机构,并且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下端均单独铰接有防溢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料仓内部物料的破拱和整体活化,铰接的防溢板能够防止物料下落时反溢至破拱板背面,确保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四连杆式料仓破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采矿、选矿、冶金、化工、肥料、粮食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料仓的作用日益重要。料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内力大于重力的作用,往往会导致结拱现象的发生,对于这种问题往往采用改变料仓结构或增加相应的破拱装置来解决。目前最常用的破拱方法有:振动破拱、高压流化破拱、空气炮破拱以及机械强制破拱四类,或者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破拱方式。
在专利201210005912.9中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卸料仓斗自动破拱装置,通过安装在料仓两侧壁的气缸驱动铰接在料仓斗内侧的格网,结合料仓侧壁的机械振动机构完成破拱,虽然该专利一定程度上能够活化料仓内部的物料增加流动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网格在挤压物料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同时存在于料仓侧壁的物料尤其是湿粘物料在受到网格挤压后更易粘接在料仓侧壁上,随着粘结物料变厚,气缸工作时不能完全复位,导致机构效能降低甚至失效。专利201910460435.7公开的结构形式与专利201210005912.9基本相同,最大的变化在于将格网的外形,改为三角形的框架结构,但根本上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在专利201710824191.7中提出了一种能稳定出料的石灰料仓,通过安装在料仓外侧的两个破拱推杆带动料仓内侧的破拱弧形板沿料仓内壁上下滑动进行破拱,这样做的益处在于,即完成了料仓内部物料的活化,同时避免了物料粘接在料仓内壁造成机构效能的降低,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缺陷,首先破拱推杆在推动破拱弧形板上下滑动过程中依旧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同时破拱弧形板下行过程中会对下部物料造成挤压,有可能对出料口下端的供料装置造成影响,如:当出料口下端供料装置为振动给料器时,该压力会改变给料器的工作状态出现供料量下降,供料不稳定等情况,当出料口下端供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时该压力将会增加给料器入口处二次结拱的可能。进一步的为了使破拱弧形板能够上下滑动,就必须在料仓侧壁设置相应的开孔,这样做的弊端在于破坏了料仓的完整性增加了料仓发生漏料的可能,同时该机构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均较高。
在专利201310526010.4中提出了一种回转直动破拱装置,通过油缸与液压马达串联,实现破拱杆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虽然该装置具有破拱力大操作方便的特点,但是尽管添加了加距杆,使其破拱范围较专利201020109013X有所增加,该问题仍未被完全解决。例如:当装置安装位置不当或料仓内物料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结拱位置发生改变,装置的破拱效果将会降低。同时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以及能耗较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虽然发明人在专利201310526009.1中在采用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将破拱杆改变为中空形式,以便高压水流通过活化料仓内部的物料,也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其破拱范围,同时水的引入将极大改变物料的物理性质,为后续工艺带来了难度,进一步限制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的破拱装置能耗高,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
(2)现有的破拱装置物料适应范围窄,当物料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时其能效及可靠性将会降低。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如何降低破拱装置的能耗,简化结构,降低制造维护成本,拓宽破拱装置的物料适应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7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蒸发冷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