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9140.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会;陈星;张和钊;徐钧;张升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和钊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M3/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肠道 双腔造口桥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包括转流袋,在转流袋的下方设置有与造口底盘连接的连接盘,转流袋的上端与回插部活动连接,回插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管主体,在转流袋的下部设置有回插口,回插口与回插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导管主体与转流袋结合起来,将准备还纳的肠道从功能及解剖上统一起来,即将近端造口和远端造口通过导管主体和转流袋连接起来,实现了一次性灌肠;同时通过转流袋和导管主体实现利用造口上段的肠道内的肠液对造口下段的肠道进行灌肠,可使造口下段的肠道提前适应正常生理排便,肠道黏膜可提前得到营养,还实现了模拟造口还纳后的生理状态,对预估造口还纳术后的病情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
背景技术
肠道造口是为了治疗肠道疾病将一小段肠管拉出腹壁外所做的人为的开口,实际上是粪便出口的改道。根据造口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结肠以及小肠造口,根据造口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单腔以及双腔造口。
双腔造口是将小肠或结肠离断或半离断后的两端同时牵拉出体表,将完整的肠道分为两部分,它的存在既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排便,又为肠道术后吻合口的生长和恢复提供了时间。待吻合口完全愈合后再行造口还纳,恢复正常的消化道结构。
拟行双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术前常规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从而满足临床上诊断、治疗、检查的需求。
目前在临床中尚不存在双腔造口还纳前、后之间的过渡状态,患者肠道得不到缓慢过渡,且被造口分开的2段肠道需要分别准备:造口上段的肠道需要口服泻药准备;造口下段的肠道需要灌肠准备,操作繁琐,同时分段肠道准备费时费力,浪费护理资源,患者体会双重痛苦;另外造口上段的肠道准备时,大量肠液经近端造口排出,易污染患者衣物,不易护理;造口下段的肠道顺行经远端造口用灌肠液灌肠时,易导致灌肠液返流、喷溅,污染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衣物,增加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无法使患者的造口下段肠道提前适应正常生理排便,肠道黏膜得不到提前的营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异形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异形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包括转流袋,所述转流袋呈圆台形,在所述转流袋的下方设置有与造口底盘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转流袋的上端与回插部活动连接,所述回插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主体,在所述导管主体中部固定套设有后球囊,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部固定套设有前球囊,所述后球囊和前球囊分别连接有一个支管,且两个支管均固定在导管主体的内壁上,两个支管的活动端从回插部穿出设置,在两个支管的活动端均设置有活门,在所述转流袋的下部设置有回插口,所述回插口与回插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回插部的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圆台形,且回插部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回插部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并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转流袋上端通过压紧螺母与回插部的下部连接。
再进一步,在所述回插部的上部设置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位于支管端部的上方,在所述回插口上设置有用于供卡块通过的豁口和用于卡装卡块的卡槽,以实现回插部与回插口的连接。
更进一步,在所述在所述回插部的上部还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位于卡块的上方。
更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圈。
更进一步,所述前球囊为水球囊,所述后球囊为气球囊。
更进一步,所述前球囊为圆球状,所述后球囊为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和钊,未经张和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9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加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纯石英砂加工用水砂分离缓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