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递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9145.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荣;杨凡凡;杨正涛;周忠武;郭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10 | 分类号: | B41F9/10;B41F9/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凹版印刷 | ||
一种带有递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的版辊,在版辊的下方设有墨槽,在版辊的上方设有压辊,在墨槽与压辊之间版辊的转动起始侧设有刮刀装置,另一侧设有递墨装置,递墨装置包括一个递墨刮刀,递墨刮刀通过一个支撑板安装在两个沿着版辊的轴向设置的底座上,底座固定在凹版印刷装置的墙板上,在两个底座上开设有滑槽,支撑板滑动插接在滑槽内,递墨刮刀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支撑板上设有墨斗,在墨斗和墨槽之间设有进墨管,进墨管上装有墨泵。本实用新型在压辊和墨槽之间设置递墨装置,减少凹版在印刷过程中在“刮刀-浸入”段网穴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使印刷完成后的网穴更早地被墨斗中的油墨“再溶”,减小埋版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递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普遍应用于塑料、纸张、铝箔等基材的印刷,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药品、日化洗涤用品等软塑复合包装大都是用凹版印刷的方式加工而成,凹版印刷是目前软包装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印刷方式。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网穴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网穴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网穴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网穴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网穴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凹版的下部约浸在油墨槽中约1~3cm,当版辊旋转时,整个版面粘附上一层油墨,当这层油墨经过刮刀时,印版表面的油墨被刮墨刀刮掉,充填到网穴内的油墨则被保留,在压印胶辊的压力作用下,印版上网穴中的油墨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就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常用的凹印油墨是一种溶剂型油墨,在印刷完成后,承印物进入烘箱,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热风的作用下迅速挥发,完成干燥过程,承印物的干燥时间仅有数秒时间,可见有机溶剂的挥发速度是非常快的。完成印刷后的凹版表面则再次旋转浸入油墨槽中粘附补充油墨。从凹版浸入油墨槽中到经过刮刀,这个长度大约接近凹版周长的一半,也即凹版表面网穴中的油墨约有一半时间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并以印刷速度(约100~200m/min)相对周围静止空气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网穴中的油墨表层溶剂也会迅速挥发,使油墨表层溶剂含量快速减少,粘度快速增大,流动性变差。当凹版这部分表面再次浸入油墨槽中时,一般情况下,网穴中的油墨表层会被油墨槽中溶剂含量高的油墨稀释,恢复流动性,这个过程常称为“再溶”。当印刷环境温度偏高,或油墨槽中的油墨粘度偏高,或版面有较浅的网点(比如层次版)等一个因素或数个因素并存时,网穴中的油墨在“浸入-刮刀”阶段不能充分再溶,就会造成油墨转移故障,形成浅版部分或细线条部分漏印,或整体印刷效果不够饱满,这就是俗称的“埋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递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有递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的版辊,在版辊的下方设有为版辊供墨的墨槽,所述的版辊半浸在墨槽内,在版辊的上方设有与之对应的压辊,压辊的转动方向与版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在墨槽与压辊之间版辊的转动起始侧设有用于刮除版辊表面多余油墨的刮刀装置,其特点是:在墨槽与压辊之间版辊的另一侧设有递墨装置,所述的递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为版辊递墨的递墨刮刀,所述的递墨刮刀通过一个支撑板安装在两个沿着版辊的轴向设置的底座上,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凹版印刷装置的墙板上,在两个底座上沿着版辊的径向开设有对应设置的滑槽,所述的支撑板滑动插接在所述的滑槽内,递墨刮刀固定在支撑板上,在支撑板上设有为递墨刮刀供墨的墨斗,在墨斗和墨槽之间设有用于供墨的进墨管,进墨管上装有墨泵。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递墨刮刀的长度与版辊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递墨刮刀与版辊的切面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9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侧门电动自吸锁上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波导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