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9463.2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佑;王正祥;戴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E05F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唐澎淞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阻尼 装置 电动 撑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包括:承载管,内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承载管上端具有第一球头;丝杆组件,包括支撑管、丝杆、丝杆导管,丝杆导管上端通过螺母座连接丝杆,用以将丝杆的周向运动转化为丝杆导管的线性运动,下端具有第二球头,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丝杆上端通过联轴器相接;摩擦阻尼装置,包括外壳、摩擦片、两块压片、弹性构件,弹性构件用以促使摩擦片及两块压片始终保持相紧贴的状态,联轴器穿过外壳的中央通孔,摩擦片套装于联轴器的外周。其技术方案中能够增加丝杆转动的阻力贡献给电动撑杆,进而有效地抵消汽车尾门的自重问题,可以让汽车尾门在任何位置悬停,开关门平稳,自定义开门高度,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门用电动撑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在开启和关闭时常常需要使用尾门电动撑杆,为了提高电动尾门撑杆的支撑性能,在其外套管内设置阻尼器以提高阻尼力矩,从而使得电动尾门撑杆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传统的应用于电动尾门撑杆内的阻尼器,在运动过程中阻尼效果并不良好,在汽车尾门自重的作用下易于失去阻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增加丝杆转动的阻力贡献并有效地抵消汽车尾门的自重问题的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包括:
承载管,内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承载管的上端具有第一球头;
丝杆组件,包括穿设于承载管内的支撑管、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管内的丝杆、丝杆导管,且丝杆导管的上端伸入承载管中并通过螺母座连接丝杆,用以将丝杆的周向运动转化为丝杆导管的线性运动,丝杆导管的下端具有第二球头,且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丝杆上端通过一个联轴器相接;
摩擦阻尼装置,包括固装于承载管内的外壳、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摩擦片、分别紧贴于摩擦片上下两端面的两块压片、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用以促使摩擦片及两块压片始终保持相紧贴的状态,且联轴器穿过外壳的中央通孔,摩擦片套装于联轴器的外周。
较佳的,外壳整体呈具有中央通孔的套筒结构,外壳上部的内周还旋接有一个限位座,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限位座及其中一块压片。
较佳的,弹性构件为波形弹簧。
较佳的,联轴器包括连接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第一转动件、连接丝杆的第二转动件、设置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的缓冲套,且摩擦片套设于第二转动件的外周。
较佳的,第二转动件的外周具有轮齿,摩擦片整体呈环状且内周壁上具有与轮齿结构相配的内齿槽。
较佳的,第二转动件上还开设有用以旋接丝杆的螺纹安装孔。
较佳的,外壳背离限位座的一端的内周还向内延伸形成有限位环结构,且其中一块压片的上下端面分别抵靠摩擦片及弹性构件,另一压片的上下端面分别抵靠限位环结构及摩擦片。
较佳的,摩擦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较佳的,动力装置为电机,且承载管上具有用以走线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包括承载管、动力装置、第一球头、丝杆组件、第二球头、摩擦阻尼装置、联轴器,在电动撑杆伸展和收缩时,阻力装置能够增加丝杆转动的阻力贡献给电动撑杆,进而有效地抵消汽车尾门的自重问题,可以让汽车尾门在任何位置悬停,开关门平稳,自定义开门高度,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摩擦阻尼装置的电动撑杆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9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组合式烟气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摊铺机用反压式料车尾门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