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9841.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方;徐士伟;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源中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翁亚娜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水质 采样 智能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涉及水质采样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水质自动采样器普遍体积较大,不易携带的问题。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外壁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蠕动泵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上安装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一端安装有防堵接头,所述蠕动泵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上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取样瓶安装座,所述取样瓶安装座的下端安装有透明取样瓶,所述透明取样瓶的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上安装有扳机,所述握持手柄的下端安装有可充电电池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采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
背景技术
水质采样器是采集水质样品的一种装置。有水质人工采样器和水质自动采样器两种。水质人工采样器的材料必须对水样的组成不产生影响,且易于洗涤,对先前的样品不能有任何残留。水质自动采样器是适合于与流量成比例的库斗式采样器,它是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吸入式水样分瓶采样装置。它可以根据水样采样要求实现多种采样方式(定量采样、定时定量采样、定时流量比例采样、定流定量采样和远程控制采样)及多种装瓶方式。是对江、河、湖泊、企业排放水等实现科学监测的理想采样工具。采样中涉及与排污量相关的采样方法(流量比例和定流定量)则可配置各种流量计。
但是,现有水质自动采样器普遍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水质自动采样器普遍体积较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水质采样的智能水质自动采样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外壁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蠕动泵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上安装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一端安装有防堵接头,所述蠕动泵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上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取样瓶安装座,所述取样瓶安装座的下端安装有透明取样瓶,所述透明取样瓶的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上安装有扳机,所述握持手柄的下端安装有可充电电池仓。
优选的,所述防堵接头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与防堵接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端口。
优选的,所述透明取样瓶通过螺纹机构与取样瓶安装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安全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握持手柄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硅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驱动电机、蠕动泵和透明取样瓶整合为枪式结构,使用时将采样器进水软管的一端置于待采样水体中,打开启动开关并扣动扳机,即可将待采样水体抽取至透明取样瓶中,使用方式简单快捷,且设备整体体积小,方便携带,取样完毕后,将透明取样瓶拆下,安装上新的透明取样瓶,即可再次进行取样,多次采集,以提高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2、通过在进水软管的一端安装防堵接头,防堵接头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阻拦掉水质中的大型杂质,避免其进入蠕动泵导致堵塞损坏。
3、通过在在握持手柄的下端安装可充电电池仓,可充电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端口,可外接电源线,为内部的21V锂电池充电,达到为驱动电机和蠕动泵供电的效果,使得设备即使在户外无电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源中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源中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9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