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0934.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2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杰;陆佳;王永强;陈建银;杨阳;陈俊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0/24 | 分类号: | B63H20/24;B63H2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口 流管 | ||
一种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包括底封板及位于底封板上方的连接板,所述底封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外围板连接为一体,底封板、连接板以及外围板围成了供废气排入的内部空间;在底封板上设置有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出气孔,在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处均设置有进气管,在出气孔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主机进气孔的中心、设置在主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的中心、连接板上的出气孔的中心以及出气管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该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的背压小、排气平稳且占据空间小、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上的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
背景技术
随着MARPOL公约的实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船舶加装了减少废气中硫化物排放的除硫塔,但因船舶上各设备的排烟管通径都比较大,因而,如何在排放管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主机、发电机以及锅炉废气汇流到除硫塔的进气管进口是一个难点。行业内通常是在一根与除硫塔的进气管对接的总管上分别设置支管,将主机排烟管、发电机排烟管以及锅炉排烟管分别与对应支管连接,以使废气汇流进入总管中,由总管排出进入除硫塔的进气管中,因开设的支管较多,因而占据空间较大,且支管在进入主管时经过复杂的布置,对废气排放产生较大的背压,影响主机及发电机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背压小、排气平稳且占据空间小、结构简单的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包括底封板及位于底封板上方的连接板,所述底封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外围板连接为一体,底封板、连接板以及外围板围成了供废气排入的内部空间;在底封板上设置有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出气孔,在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处均设置有进气管,在出气孔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主机进气孔的中心、设置在主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的中心、连接板上的出气孔的中心以及出气管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将主机排气管、发电机排气管以及锅炉排气管分别对应于主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发电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以及锅炉进气孔处的进气管连接,将连接板上的出气管与除硫塔的进口管连接,主机、发电机以及锅炉产生的废气将通过各进气管进入到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的内部空间内,并从连接板上的出气管经除硫塔的进口管进入除硫塔内,由于将主机、发电机以及锅炉的排气管均通过底封板上开设的孔全部汇入到由底封板、连接板以及外围板围成的内部空间中,避免设置支管,因而大幅降低了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的体积,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因避免开设支管,其连接方式更加简洁美观;而所述主机进气孔的中心、设置在主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的中心、连接板上的出气孔的中心以及出气管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因而减少了废气排放的背压,使排气更为平稳;此外,该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的结构简单,连接便利,因而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除硫塔的进口混流管,如图1值图3所示,包括底封板1及位于底封板1上方的连接板2,所述底封板1与连接板2之间通过外围板连接为一体,底封板1、连接板2以及外围板围成了供废气排入的内部空间;在底封板1上设置有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在连接板2上设置有出气孔,在发电机进气孔、主机进气孔以及锅炉进气孔处均设置有进气管3,在出气孔处设置有出气管4,所述主机进气孔的中心、设置在主机进气孔处的进气管3的中心、连接板2上的出气孔的中心以及出气管4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在各进气管3的进气端均设置有法兰,通过法兰与发电机排烟管的管口法兰、主机排烟管的管口法兰以及锅炉排烟管的管口法兰连接,在出气管4的出气端设置法兰,出气管4通过法兰与除硫塔的进口管的管口处的法兰连接;进气管3的进气端上的法兰端面到底封板1的距离以及出气管4的出气端上的法兰端面到连接板2的距离均为120mm,以满足焊接的空间要求,又节省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0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打捆机仿地形捡拾机构
- 下一篇:一种搅拌机用轴端无油密封供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