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向水产养殖环境因子在线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1007.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林科;覃志松;李丽珠;谢一林;熊开斌;刘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李燕英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水产 养殖 环境 因子 在线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面向水产养殖环境因子在线监控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终端、服务器、监测管理终端及GPRS网络;所述水质监测终端通过GPRS网络与服务器、监测管理终端实现无线连接;所述水质监测终端包括多元环境因子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监测管理终端包括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本系统通过多种水质环境因子传感器对水质进行信息采集,信息由GPRS网络向服务器和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传输,并由监测管理系统用大数据技术对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监控水质与精准指导养殖一体化的目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部署方便、成本低、功能丰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水产养殖环境因子在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水质决定水养殖产品(水产品)的质量和人民消费安全。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而渔业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轻,良好的水质能够提高水产生物品质,减少水产生物的死亡率,是水产养殖中的决定性因素。为保证养殖水域水质,对其进行不断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水质监测方法主要有大型水质监测站、遥感测量法、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法以及水质监测船和水质监测车等,由于使用范围受限或者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大部分是用于环境保护方面,无法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水产养殖环境的实际应用。虽然在养殖生产运用中,也有一些的研究,如CN102608980A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系统实时的采集水质情况,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子系统,远程服务子系统将数据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给水产养殖用户,水产养殖用户根据接收到的各种数据给远程服务子系统指令,远程服务子系统根据用户的指令,将控制信号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各种电气设备,如增氧机、投食机、水泵等等进行水产养殖的一些操作;能够实时高效的进行水产养殖,为农户提供最科学的养殖的服务。但该系统存在对环境监测判断不够精准、生产管理智能化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面向水产养殖环境因子在线监控系统,本系统可以对水产养殖水域内的水质情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监测点进行定位显示,方便观察具体区域水质情况,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监控水质与精准指导养殖一体化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水产养殖环境因子在线监控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终端、服务器、监测管理终端及GPRS网络;所述水质监测终端通过GPRS网络与服务器、监测管理终端实现无线连接;所述水质监测终端包括多元环境因子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多元环境因子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嵌入式处理器、GPS模块和GPRS模块,所述GPS模块和GPRS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所述多元环境因子采集模块与嵌入式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均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所述监测管理终端包括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本系统对区域内的水产养殖的水质环境进行实时、连续、远程监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监测点进行定位,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到防范、监测、控制水产养殖环境水质的目的。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均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均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多元环境因子采集模块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1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调节架及模块化视频图像增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托盘除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