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肛门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1341.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莉;杨会;汪永华;王双妮;宋亚华;谢丹红;符翠;史海涛;刘欣;范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71000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肛门给药装置,包括透明给药管,所述透明给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橡胶套,所述透明给药管上设有循环抽取给药机构以及与循环抽取给药机构相配合的封堵机构,所述循环抽取给药机构包括开设在半球形橡胶套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单向阀,透明给药管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延伸至透明给药管外并固定安装有推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循环快速持续不间断的对药液进行抽取和给药,省时省力,环形气囊的设置,便于在给药时对肛门进行封堵,避免出现药液流出的现象,且便于根据插入的深度对环形气囊的位置进行调节,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肛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直肠给药的方式一般需要借助肛门给药装置辅助进行,传统的肛门给药装置一般采用普通注射器,并配合导液管进行给药。
现有的注射器不便于循环快速持续不间断的进行给药,注射器通过导液管向直肠内给药时,如果需要使用注射器多次汲取新的药液时,一般医护人员会使用金属夹将导液管夹紧,再通过注射器抽取新的药液再与导液管进行连接,导液管被多次夹紧时容易出现管壁黏连或管体破损等问题,且费时费力,操作不便,在注射后不便于及时对支撑肛门处进行封堵,在药液注射到直肠内时,容易出现药液迅速流出的现象,无法发挥药效,综合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肛门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肛门给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肛门给药装置,包括透明给药管,所述透明给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橡胶套,所述透明给药管上设有循环抽取给药机构以及与循环抽取给药机构相配合的封堵机构,所述循环抽取给药机构包括开设在半球形橡胶套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单向阀,透明给药管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延伸至透明给药管外并固定安装有推头,所述活塞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单向阀,推杆的另一端开设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一槽,透明给药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滑动套设在推杆上,透明给药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滑动套设在推杆上,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与活塞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第一槽内设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底端延伸至透明给药管的下方,透明给药管的底部一侧螺纹固定有透明盛放盒,透明盛放盒内填充有药液,透明盛放盒内设有L形管,L形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吸药头,L形管的一端延伸至透明盛放盒外并设为封堵结构,所述L形管的顶部与连接软管的底端连通并固定,透明给药管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宽孔,宽孔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连接软管位于两个定滑轮之间,两个定滑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软管的两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透明给药管上的圆环,所述圆环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气囊,透明给药管的顶部粘接固定有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的顶部紧密接触有T形螺栓,圆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外,连接杆螺纹套设在T形螺栓上,透明给药管的前侧设有刻度线,刻度线与环形气囊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侧与透明给药管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远离推头的一侧和第二单向阀远离推头的一侧均设为出口。
优选的,所述透明给药管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外侧设有外螺纹,透明盛放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盛放盒内设有倾斜设置的进药管,进药管的一端延伸至透明盛放盒外,进药管的顶部磁吸固定有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1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缠绕机用的切割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胶管缠绕机进料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