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2446.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5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唐锦靓;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华和佳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7;B29C45/67;B29L3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鞋 生产 塑料 注射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包括底座、上模板、下模块、注塑管和注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等距整列有多组支撑柱,所述多组支撑柱之件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多组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多组所述滑轨的外表面均滑动有两组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顶部内侧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上模板的顶部安装有注塑管。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液压缸带动带动上推块和下推块向上移动,使得两组下模块向两侧完全分离,此时,位于注塑槽内的成型物料向下自动脱模,由此提升了脱模的便捷性,其次,每个工位上的产品成型后均落入输送带的顶部,通过输送带自动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由此提升了生产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然而现有的注射成型机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注射成型机胶鞋固定定性后需人工脱模,机械化程度低,存在脱模便捷性差,其次,胶鞋固定定性后大多需要人工收集后再将胶鞋投入下一道生产线进行加工,存在加工连续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脱模便捷性差和加工连续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包括底座、上模板、下模块、注塑管和注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等距整列有多组支撑柱,所述多组支撑柱之件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多组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多组所述滑轨的外表面均滑动有两组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顶部内侧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上模板的顶部安装有注塑管,所述上模板的顶部沿上模板竖直中线呈对称滑嵌有呈竖直贯穿上模板的呈C形结构的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推块和下推块,所述两组下模块的底部内侧均开设有配合下推块使用的内凹槽,所述连接滑杆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座的底部位于连接块的下方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顶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输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送带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推块的侧端面底部呈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推块的侧端面顶部呈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塑管与注塑槽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接块和连接滑杆向上移动,同时,带动上推块和下推块向上移动,下模块沿着上推块和下推块与下模块接触的弧面顺着滑轨的轨道方向向两侧移动,使得当下推块完全滑嵌至内凹槽内时,上推块与下模块分离,两组下模块向两侧完全分离,此时,位于注塑槽内的成型物料向下自动脱模,由此提升了脱模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工位注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并且,每个工位上的产品成型后均落入输送带的顶部,通过输送带自动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由此提升了生产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鞋生产用塑料注射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华和佳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华和佳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2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