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3108.2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家祺;王鸿迅;刘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韩晶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时 驱动 并列 双旋翼 陆空 两用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包括:座椅、车轮、悬臂、驱动电机、旋翼、契合机构、减速机构、电池组、操纵杆、踏板,所述车轮为两个,安装在座椅下方两侧,其轮毂直径较大,能够将旋翼容纳其中。所述电池组安装在座椅下方,可前后水平滑动以调节载具的重心。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陆空两用载具体积较大,动力转换机构结构复杂,对于使用环境要求苛刻,使用不够灵活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
背景技术
陆空两用载具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特殊交通工具,它兼顾汽车与飞行器的运行区间,能够提供高效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但现阶段的陆空两用载具的发展中普遍存在体积较大,动力转换机构结构复杂,对于使用环境要求苛刻,使用不够灵活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该装置用以解决现阶段陆空两用载具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体积较大,动力转换机构结构复杂,对于使用环境要求苛刻,使用不够灵活等缺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包括:座椅1、车轮2、悬臂3、驱动电机4、旋翼5、契合机构6、减速机构21、电池组7、操纵杆11、踏板12。所述车轮2为两个,安装在座椅1下方两侧,其轮毂直径较大,能够将旋翼5容纳其中。所述电池组7安装在座椅下方,可前后水平滑动以调节载具的重心,所述悬臂3为两个,对称安装在座椅1两侧,其末端安装有驱动电机4,操纵杆11安装在其靠内侧位置,踏板12安装在座椅1前方,减速机构21外包于契合圈62,承载车轮2。
进一步,所述契合机构6包括契合圈62与契合柱61,两者可通过齿槽相互啮合,契合柱61固定在旋翼中央,契合圈62安装在车轮中央,通过减速机构21连接到车轮2。
进一步优选,对减速机构21将来自契合圈62的动力通过齿轮组进行减速放大后,输出给车轮2,从而提高载具在陆地行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陆空两用载具体积较大,动力转换机构结构复杂,对于使用环境要求苛刻,使用不够灵活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的空中模式效果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契合柱部分细节示意图;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契合圈部分细节示意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的主视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的侧视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分时轮桨驱动的并列双旋翼陆空两用自平衡载具的陆地模式效果图。
图中:座椅1,车轮2,悬臂3,铰接机构31,折叠机构32,驱动电机4,旋翼5,契合机构6,契合圈62,契合轴61,操纵杆11,踏板12,减速机构21,电池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3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冰柜灯
- 下一篇:一种电磁式分时轮桨总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