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鞍板壳板连接处的中天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5359.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岩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64;E04B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1011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鞍 板壳板 连接 天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鞍板壳板连接处的中天沟结构,包括有墙体、钢筋混凝土托梁、托座、壳板;所述墙体顶面修筑有倒梯形外凸台,凸台顶面修筑有钢筋混凝土托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底面中心贯穿有泄水管,泄水管连通至墙体处排水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中沿墙体方向的侧壁在距离槽底400mm‑450mm处设置有溢水孔;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两侧侧壁的顶面修筑有托座,该托座为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梯台结构;所述托座顶面修筑有壳板,该壳板连接于两道钢筋混凝土托梁的两侧侧壁之间,且每道钢筋混凝土托梁顶面的两块壳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5mm;所述壳板端部设置有落水管,该落水管底端伸入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槽内且落水管底面与溢水口齐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板壳板连接处的中天沟结构。
背景技术
马鞍板,即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是一种新型板架合一的空伺薄壁结构,用作屋盖,取代板梁(或析架),近年来已在我国江南各地许多建筑工程屋盖结构中普遍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而两片壳板连接处之间通常会设置有天沟,一旦天沟修筑问题,不能配合马鞍板壳板的特殊结构,会影响到建筑防排水效果,导致渗水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马鞍板壳板连接处的中天沟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配合壳板之间的间隙,合理利用马鞍板壳板的弧形聚水效果完成导流和排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鞍板壳板连接处的中天沟结构,包括有墙体、钢筋混凝土托梁、托座、壳板;所述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该墙体顶面修筑有倒梯形外凸台,凸台顶面修筑有钢筋混凝土托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为槽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该钢筋混凝土托梁底面中心贯穿有泄水管,泄水管连通至墙体处排水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中沿墙体方向的侧壁在距离槽底400mm-450mm处设置有溢水孔;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两侧侧壁的顶面修筑有托座,该托座为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梯台结构;所述托座顶面修筑有壳板,该壳板为弧形钢筋混凝土屋盖结构,壳板连接于两道钢筋混凝土托梁的两侧侧壁之间,且每道钢筋混凝土托梁顶面的两块壳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5mm;所述壳板端部设置有落水管,该落水管底端伸入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槽内且落水管底面与溢水口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外表面涂抹有20mm厚水泥砂浆层,且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槽内表面上还铺设有防水卷材层,该防水卷材层粘接至钢筋混凝土托梁顶面与托座连接处并用密封胶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托梁槽内底面从两边向中心设置有1%斜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配合壳板之间的间隙,合理利用马鞍板壳板的弧形聚水效果完成导流和排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中天沟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墙体,11为泄水管,2为钢筋混凝土托梁,21为溢水孔,3为托座,4为壳板,41为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岩,未经马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5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马鞍板壳板托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食品搅拌机的过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