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5971.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宗斌;周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欣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29 | 分类号: | H01H5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工作 稳定性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骨架,所述骨架的内部插设有铁芯,且铁芯位置处的骨架上绕设有漆包线,所述骨架前侧的一端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插设有静簧片,所述静簧片设有两组并延伸出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插设有轭铁,且轭铁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衔铁;本实用新型在衔铁的尾部,设有工字形的凹槽,与轭铁头部U形槽相互嵌制,起到限制衔铁前后左右摆动的作用,同时在衔铁工字形的凹槽和轭铁U形槽的棱面,均设有圆弧角,形成二者配合的自然间隙,避免衔铁运动时,被轭铁卡死,同时通过弹簧进一步对衔铁的运动范围限位并辅助复位,不仅提高了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机械结构,在电路中起到自动开关的作用,由驱动机构和负载机构组成,固定在塑料基座上,通过推动杆或衔铁连接,驱动机构主要是继电器的线圈磁路,由塑料骨架、漆包线、引线脚、铁芯、轭铁、衔铁等构成,负载机构有静簧片和动簧片组成,其中动簧片和衔铁铆合在一起,通过尾部和轭铁的端面相互贴合,通过衔铁的运动,动簧片也随之产生运动,和静簧片接触,负载端开始工作,此时整个电路接通;
继电器的衔铁与轭铁接触稳定性是保证继电器稳定工作的关键点,不仅要保证运动灵活,同时不能完全卡死,过多的灵活,衔铁在运动时,前后左右的摆动间隙太大,导致动簧片和静簧片不稳定接触;过多的卡死,衔铁在运动时会受限,导致继电器不能有效工作,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且继电器的铁件是通过模具冲压成型,模具内的镶件在冲压铁件槽口的时候经常会断裂,造成不良和报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该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在衔铁的尾部,设有工字形的凹槽,与轭铁头部U形槽相互嵌制,起到限制衔铁前后左右摆动的作用,同时在衔铁工字形的凹槽和轭铁U形槽的棱面,均设有圆弧角,形成二者配合的自然间隙,避免衔铁运动时,被轭铁卡死。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骨架,所述骨架的内部插设有铁芯,且铁芯位置处的骨架上绕设有漆包线,所述骨架前侧的一端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插设有静簧片,所述静簧片设有两组并延伸出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插设有轭铁,且轭铁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衔铁,所述衔铁的一侧设有动簧片,且动簧片的一侧位于两组所述静簧片之间,所述动簧片和静簧片上均设有触点,所述骨架底部设有引线脚,且引线脚下端贯穿所述底板,所述引线脚设有两组并分别与漆包线的始、末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罩设有外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轭铁的中端设有第一凸柱,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上均设有三角槽,且两组所述三角槽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轭铁一侧与动簧片之间连接有编织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衔铁尾部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工字型,所述轭铁的前端设有与凹槽相互嵌制的U型槽,所述凹槽和U型槽的棱面均设有圆弧角并形成二者配合的自然间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衔铁正面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动簧片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定位槽并焊接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骨架背面的下端设有定位柱,所述轭铁背面的下方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欣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欣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5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