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鼻管耳挂式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8416.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鼻管耳挂式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鼻管耳挂式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卡圈以及环形卡圈两侧缝接的两个松紧带,所述环形卡圈上固定连接有鼻套,所述鼻套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棉贴,且两个棉贴分别与两个松紧带远离环形卡圈的一端贴合。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棉贴隔离绕带结构,实现了使用者脸部侧压使用时棉贴对于松紧带进行支撑,以及实现了减少使用者脸部出现勒痕的可能性,采用鼻套贴合固定结构,实现了增加环形卡圈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管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鼻管耳挂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鼻管主要用于插人双鼻孔内吸氧,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
现有的鼻管在现代医疗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鼻管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鼻管固定装置两侧均与使用者脸部贴合,从而使得使用者侧身时对于鼻管侧面产生压迫挤压,从而使得鼻管产生倾斜,且容易使得脸部受压产生勒痕;其次,现有的鼻管在前侧较少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鼻管固定后容易从左右两侧偏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鼻管固定结构对脸部产生勒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鼻管耳挂式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管耳挂式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卡圈以及环形卡圈两侧缝接的两个松紧带,所述环形卡圈上固定连接有鼻套,所述鼻套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棉贴,且两个棉贴分别与两个松紧带远离环形卡圈的一端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棉贴前侧分别缝接有限位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棉贴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缝接有两个绕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绕带分别与两个松紧带远离环形卡圈的一端缝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松紧带贯穿棉贴与限位带之间的间隙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绕带呈封闭环形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棉贴隔离绕带结构,由于采用了绕带与棉贴之间的缝接,实现了将绕带与使用者耳部套接,又由于采用了松紧带与绕带之间的缝接,以及棉贴与松紧带之间的贴合,实现了棉贴对于使用者脸部与松紧带之间互相隔离,从而实现了使用者脸部侧压使用时棉贴对于松紧带进行支撑,以及实现了减少使用者脸部出现勒痕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鼻套贴合固定结构,由于采用了环形卡圈上开设的鼻套,实现了鼻套与使用者鼻翼贴合,以及环形卡圈与鼻孔贴合,又由于采用了两个松紧带受压导致弹力不均时,鼻套仍然可以保持环形卡圈与鼻孔的对齐,从而实现了增加环形卡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松紧带;2、限位带;3、鼻套;4、环形卡圈;5、棉贴;6、绕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口腔支撑结构的胃镜
- 下一篇:一种双仓强制式双搅拌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