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8661.5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敏尧;王振华;梁杭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F17D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364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安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该装置是在冷净煤气主管(1)上选择合适位置增设安全放散管(2),所述安全放散管(2)固定在导向支架(6)上,在安全放散管(2)根部增加一取样管(3),取样管(3)上安装取样阀(4),用于置换或送气时取样分析,安全放散管(2)由下至上分别布置手动调节阀(5)、气动开关阀(7)、防雨帽(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节约,操作方便,能够很好的避免冷净煤气输送总管因为下游工序的紧急操作或者上下游沟通不当带来的安全风险,为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段炉冷净煤气站及下游生产工序,具体设计一种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两段炉冷净煤气站因为其生产成本低,安全环保措施不断完善,被广泛运用在陶瓷、化工、玻璃、石墨碳素、耐火材料、氧化铝、氧化镁等行业。主要工艺是原料块煤通过提升结构、给煤机构进入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在炉内经过干馏段、气化段后产生上下段煤气,上下段煤气经过除焦油、除尘、冷却、脱水等处理后进入煤气低压总管,煤气低压总管内煤气经过加压机加压后进入下游工序作为燃料使用。
当下游煤气使用工序出现设备或人身伤害,控制系统故障,紧急停水停电停气等异常情况时,均会出现煤气输送总管的紧急调整或者切断,从而造成煤气压力的大幅度波动。大多数生产企业是通过人工调整煤气流量或者人工调整放散量来维持压力的稳定,从而尽量避免煤气输送总管的超压运行。但若人员间沟通出现故障或者人工操作滞后是容易带来安全风险的。
煤气加压机出口煤气输送总管普遍增设有煤气放散管,煤气放散管的高度及与四周建筑物的距离均需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18)中的相关要求,但是还是不能达到自动安全泄压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以解决煤气输送总管因为异常原因出现的压力超出而不能自动安全泄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该装置是在煤气输送总管上增设安全放散管,增设的位置为:高出平台10m以上或者建筑物顶3.5m以上,同时安全放散管排放口水平10m以外斜上45o的范围内没有布置平台或者建筑物;所述安全放散管固定在导向支架上,在安全放散管根部增加一取样管,取样管上安装取样阀,用于置换或送气时取样分析,安全放散管由下至上分别布置手动调节阀、气动开关阀、防雨帽。
所述的冷净煤气安全泄压装置,是在煤气输送总管正上部增加安全放散管,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取样管与取样阀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
所述手动调节阀为垂直安装,所述气动开关阀为水平安装。
所述导向支架为门型导向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冷净煤气加压机出口的煤气在煤气输送总管内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流量、压力约5-10KPa流动。正常生产过程中,取样阀、气动开关阀为关闭状态,手动调节阀为打开状态。当下游煤气使用工序出现设备或人身伤害,控制系统故障,紧急停水停电停气等异常情况时,主控人员会对煤气输送总管进行紧急调整或者切断,从而造成煤气压力的大幅度上升,此时两段炉冷净煤气站压力调整滞后可能造成煤气输送管内压力超压,当压力达到15KPa左右时,气动开关阀自动打开泄压,压力降低后再自动关闭,从而避免了煤气超压带来的煤气水封突破、静电等安全风险。煤气取样阀及取样管则用在管道置换或者送气时取样使用,根据取样分析结果判定管道置换情况及输送煤气质量。手动调节阀则用于安全泄压装置的检修,检修时关闭阀门可以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可靠。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冷净煤气输送总管因为下游工序的紧急操作或者上下游沟通不当带来的安全风险,为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的是比较普通常见的材料,加工和现场施工便捷,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